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魅力》心得体会(付婉莹)

发表日期:2017/5/10 16:37:40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563位读者读过

    看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大胆地去质疑,去思索,去探索,而不是我们老师直接讲授。

    其实,这种情况,这种问题,我已经不知思考多久了。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孩子们根本就不去质疑,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孩子们根本就不想去探索。他们总是睁着双眼,静静地看着我,等待着我。孩子们感兴趣的一般是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我也尝试过,能不能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让孩子们在回到对课堂知识的探索之中?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提到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们的思维会不断地发问,好像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能难得住老师的问题,而不是会思索我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应该让孩子们在质疑之后,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疑问,而不是等着老师的解答。但现在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孩子们年纪还小,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学校也不能给出更多的资料让孩子们去寻找,去观察,如果让孩子们课后进行呢?

    孩子们玩心重,直接就把这个问题忽略到脑后了。看着窦老师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配合默契。我就在思索,是不是我在讲授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就达不到窦老师课堂上那种收发自如?窦老师用的还不是自己的班级,我天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还没有窦老师他们有默契感。我一直在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我觉得窦老师这节课是一篇研读课。是通过孩子们的共同讨论得出的结论。我一直想在我的班级实行课外阅读的教学,但时间总是觉得不够用。这个时候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没有学会剪枝的学问,是不是我的课堂讲的太过于面面俱到?因为全部都讲过,所以耽误了时间,也让孩子对此内容产生了反感,进而注意力不集中。

    在看窦老师的教学实例时,我一直都在思考,自己与窦老师之间所差的到底是什么?课堂上我有很多想法,想的都很好,但真的到课堂上去实践的时候,却有一种干巴巴、束手束脚的感觉。感觉和自己预期的效果一点都不一样。我想让班级的孩子在开心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但每次都惨淡收场。

    记得曾经出去教研活动的时候,听过二年级的一节课。那节课中,老师授课方式多种多样,始终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眼神和注意力,就连最调皮的孩子也被老师讲的课吸引过去了。这是我最佩服老师的一点,并且也是我最为欠缺的一点,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去研讨的地方。有的时候,关于教学工作有很多想法,但又不知道怎样去实行。仔细想一想,还是自己的教学经验不够啊,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想法和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