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主页 >>查丽群教师主页>>教学设计>>阅览文章

教育者不能远离哲学思考

发表日期:2009/5/15 9:19:1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88位读者读过

教育者不能远离哲学思考

 

如果我们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然无所适从。乔治·奈勒《教育哲学导论》)教育哲学可以启发人们系统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有助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

但是现实中却有一种令人忧虑的事实,即教师们很少或不愿去思考一些看上去很遥远而实际上却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教育哲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遥远而玄虚的东西。因为教师们一方面可能很难意识到;另一方面,即使意识到了,也可以不用思考那些问题。因此教师以德育人、以学教人,他们只要尽到教书育人之责就认为是合格了。

事实上,教育哲学就在生活之中,教育哲学是最具体的,教育哲学是最关注实践的。同时教育哲学又是超越教育实践的,是对教育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根本性解答,教育哲学重在发现追寻教育的精神和灵魂,最终使教育者真正成为具有教育精神的教育者。笔者同意教育专家“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精神资源” 说法,教育者不能远离教育哲学的思考。从教育哲学中,我们可以“有的”、“思辨”、“理性”、简练

“有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英美等一些外国,教育哲学是必修课,如果不学习教育哲学你就不会当老师。教育哲学教给他们分析教育的概念、命题、口号,澄清教育的价值观念,反思自己的价值立场,最终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者。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立根坚定的,采取任何措施,说任何一句话都应有理有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前几年湖南有一个教师在课上对学生如此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就是要上大学、挣大钱、娶美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界引起种种争论。后来据说这个老师最后被开除了教师职务,说他误人子弟,其言行误导学生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可是有很多老师真的认同他的观念。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这些需要教育哲学引领我们去思考:我们鼓励学生自身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但必须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中,必须有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存在。

“思辨”。反思性是哲学基本的思维特征,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事件、教育生活、教育问题寻根究底地反思。其反思的目的就是增加我们的教育智慧,打破一切的形式、习惯和框框。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变化的,教育的环境是变化的,教育的任务也要随时进行调整,我们不可能用习惯来指导工作。而且教育工作也是不断面临挑战的,是经常会出一些问题的,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教师永远在教育教学问题上不出错误,出了错误就要反思。而哲学就是给我们一个反思的态度、反思的方法。在课程改革开始阶段,我们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有些偏颇,过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却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忽视了对文本的研读,排斥了接受性学习,以至于课上演演画画唱唱,热闹一片,激情飞扬后学生还是一片茫然。于是我们困惑,我们反思。其实无论是从方法论上说,还是从价值论上说,教育哲学告给了我们答案。后来终于我们听到了专家的声音,真实、朴实、扎实才是课堂教学的高境界。

“理性”。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乔治·奈勒)笔者认为,一个缺乏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会失去理性思考,只能成为纯粹的教书匠,而这样的教师注定成不了一个好的教育者。反观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往往是被动的执行者,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这也常常使得我们的身心陷在焦虑中不能自拔。学习和掌握了教育哲学这个工具,我们就会把握住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做到以一驭万,删繁就简。

 “简练”。教育是很复杂的,教育需要智慧的头脑。教师每天工作千头万绪,要完成教学任务、维持纪律,要找学生谈话,要协调好和同事的关系,还得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教育,他的教学要有教育性,他的谈话要有教育性,他的班级管理要有教育性。教育性成为教师所有具体工作的核心。怎么才能把握教育性?这个必须用到教育哲学的真功夫。把握了这个才能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起来。教育哲学可让教育者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闻风而动,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经验行事,多一些分析研究;少一些照抄照搬,多一些开拓创新;少一些被动执行,多一些主动探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品尝到教育的幸福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