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汉字王国》有感(魏陈陈)
发表日期:2016/12/6 14:21:29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678位读者读过
读《汉字王国》有感
江宁中心小学 魏陈陈
最近得到一本书《汉字王国》,一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完全吸引了。一是书的设计。封面以棕色和暖暖的橙色为主,上有似图似字的远山、近水、剪纸般的人物。整本书页面简单典雅,排版错落有致;大字和小字混搭在一起,相得益彰。大字多为篆文、金文、甲骨文,穿插在紧密整齐的小字注解中,俨然就是一幅幅画画。图片亦多与考古资料有关,淡淡的黑白色,看上去既清爽又古典。更可喜的是,偶尔有几个棕红色大字的出现,恰恰增添了许多情趣。读这本书,就像在读山水画,那跳动在每一页上的汉字,仿佛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在曼妙的舞蹈。汉字原来并不方方正正,恰恰是多姿多彩;汉字原来也并不规矩呆板,恰恰是情趣盎然。太多地关注于现在,我们甚至都忘记了她原本的模样。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造字六法,就是她故事的讲述方式;篆隶行草楷,就是她魅力的表达形式。她是百变美人,她多姿多彩,她吸引你去描摹她的形体,渴望与她心神交流。二是书的作者。才看到作者的名字——林西莉,心想是位女士啊,自然多了一份尊敬。仔细一看:[瑞典],原来是位外国人呀,再油然而生的便是感动了。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我感觉书中有些例子对一年级识字教学很有帮助!
走进《汉字王国》之后,我发现自己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早该开启的窗,看见了原本未知的令人神往的风景。借用林西莉女士的话说:“我越深入学习汉字,越被汉字所反映的现实以及我作为学生所看到的但实际并没有理解的一切所吸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汉字?当键盘输入日渐普及,当学习外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当书法和毛笔一起受到冷落,当吟诗作对变得愈加曲高和寡……是否,我们可以像林西莉女士那样,边画边说“丝”字的来历以及相关的合成字,向孩子们讲述汉字的演变,让他们在描述中想象祖先的生活方式、古代的自然场景,巧妙引领,省时高效。而毋须领着学生一笔一画,机械重复:“丝,一笔撇折,二笔撇折,三笔撇折,四笔撇折,五笔横。”是否,我们可以用简笔画在黑板勾勒出“隹”字由甲骨文、金文演变的过程,告诉学生“隹”指的是短尾巴鸟,它存在于绝大多数鸟名中,与它有关的“霍”、“集”等字表现了鸟的各种动作,当学生们知道“雀”就是“小鸟”,又何必反复强调:“雀字下面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和美感体验,当汉字的教学变得更形象、有趣,更富实效,孩子们在懂得汉字内涵的同时,将会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作为语文教师,让我们先走进《汉字王国》,走进更多相关书籍,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如此,我们才可以更从容自信地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去体验文化之美,去传承传统文化之精髓。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是读法最动听的文字之一。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因此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由于汉字语音响亮清晰,没有轻辅音,所以汉字在“人机对话”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有人预言,21世纪是“汉字的世纪”。 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它成为一种艺术——书法。汉字是如此的了不起,一个外国人都对她如此痴迷,投入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研究她推广她,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很好地了解她、研究她、热爱她呢,那样不是很羞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