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书随笔一(刘倩)

发表日期:2017/6/26 10:17:22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540位读者读过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看完这则小故事,不得不说华老师是个十分有教育机智的人,把磕破的脑袋和帽子合成了教具,将脑袋受伤后带的帽子比作是算式中的括号,从而让学生对于“括号”有更加形象直观、深刻的认识,像华老师这样的教育机智值得我们学习,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有口误,为了避免尴尬,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口误当成检验孩子认知程度的“试金石”,让学生去判断正误,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借学生的橡皮呢:在我们的印象中,字写错了那就拿橡皮擦,图画歪了也拿橡皮擦,橡皮擦似保护神一般,有它就不怕,然而并不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在学习上十分浮躁,就拿我班上的孩子来说,一年级下学期了,真正有仔细审题意识的孩子很少,拿到题目不看清题意就下笔,一两次我以为是粗心的缘故,但时间久了那其实就是学习的缺陷,而恩格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

思维决定视野:上课伊始,华老师创设了坐滑梯的情境,依次出示3个滑梯让孩子选择心仪的滑梯,其实就是滑梯的角度大小的不同,孩子们都喜欢刺激一些的项目故而选择了角度适中的第二个,由现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拉近孩子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孩子更好得比较出角度的大小。叙事里的第二个扇形玻璃的情境,与孩子日常的生活经验有些距离,虽然蕴含的数学思想更为丰富,但个人认为适合帮助学生学习的才是更好的引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