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林雨晴)

发表日期:2017/6/26 12:37:34 出处:本站 作者:王路 有1053位读者读过

读《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

                      林雨晴

     最近两个月,由学校组织有幸拜读了王崧舟的《语文的生命意蕴》。现将我小小的感悟写下来。

书中说到:“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老师,总是敞亮自己的敏感。”我认为身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拥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发现细微,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孩子天真的表现,产于他们对生活的小小体悟。这时,就极为需要一位老师去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去引导,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去感受语文生活的美妙和诗情画意。当读到“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离开语境,语言文字的运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登鹳鹊楼》这一首古诗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如何从天上来?我们可以从语言的意境中体会到黄河的水延绵不断,就像是从天上奔腾着朝我们而来。闭上眼睛,去想象,去体会。往往可以让我们更能更快的进入到语境中,通过画面,去理解文章,去体会作者当时所想、所感、所悟。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每每读到不同的地方,总能有不同的感悟。“我始终坚信,作文绝不只是写的事情,更是思考的事情。”话让我想到,初期写作文不用长篇大论,只要你把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完美的作文。无需华丽的词藻和强烈的思维逻辑,不用强迫自己写出作家水平的传颂作文,用最朴实的话语描绘出自己最真实,最快乐的地方。强迫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

什么是文字的犀利?首先我们要做到思想的充实,只有自己知道的多,了解得多,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犀利,辞藻华丽。写出的文章才能使别人感同身受,走进我们的内心。多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何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其实,靠的是我们丰富的文学底蕴。如果我们不能够读书百遍,其意就不能够自现,心中无字,又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胸有成竹,才能下笔如有神。对生活有所了解,对世界有所了解,对外太空有所了解,对所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所了解……这样当我们写的作文时,才能有的写。

优秀的文章,华丽的词藻,犀利的语言……都是来自于我们平时对语文素养的积累,不断的充实我们的知识海洋。储备并不劳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它们就会让我们的写作变得丰富而多彩。学生平时能够多思考,多想象,最后由这些平时慢慢积累的文字,帮助我们筑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有时候我们总是埋怨孩子的文章脱离了生活。没有可读性,没有丝毫趣味。但仔细想想,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被中国传统的应考模式说拖累。家庭的溺爱使得他们脱离了生活,缺少对生活最基本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了解。又如何谈在作文中书写出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孩子就叫最基本的西红柿和柿子都分不清,更不要谈知道它们长在什么地方。

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他无处不在。他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我们无法缺少的。少了他就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互动,那样的世界将是多么的可怕。我们不能够逃避语文,见与不见,他都围绕在我们身边。给我们营养,给我们阳光,帮助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懂得爱,懂得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