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有感(周芸)
发表日期:2017/9/30 7:54:3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713位读者读过
暑假里,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这本书,书中把窦桂梅老师十二节课的课堂实录和他人的点评分成了四个版块分别进行了汇总。在读这些课堂实录时,我仿若聆听了一堂堂异彩纷呈的课,看见了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的样子。
窦老师的语文课重“读”。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窦老师让孩子们把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吟诵中去,实际上,吟诵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作品;而在教《祖父的园子》时,窦老师则带领孩子们回归了朗读。在朗读中,让文字的内容、文学的内容、文化的内容,与儿童的生命链接。同时,也让“我”童年的乐园——祖父的园子在朗读中再现。让我印象较深的环节是“变换语气朗读五件事”,学会用重音和升降调的变化来体会“我”和祖父之间的快乐往事,感受作者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无论面对何种文体,窦老师总能立足文本深度发掘,让语文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发生在生活之中。就像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君老师所说,“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好老师上课,她上的已经不是课了,她上的是人生,是生命,是智慧,是情怀”。窦老师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朗读水平、知识素养、思维深度,会深深影响到学生们,她总是适时地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来解读文本,又善于用问题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遥远的远方。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历磨练的,在《丑小鸭》这一课,孩子们就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
窦老师主张“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她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窦老师把叶君健先生的经典翻译文本和英文原文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iPad来选择背景音乐、图片进行表演等,把语文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这就超越了教材本身;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带着疑问走出课堂,这就超越了课堂本身;学生会质疑,也是超越教师的体现。
窦老师“回归母语、回归儿童、回归自我”的语文教育追求也充分体现在了她的课堂之中。回归母语,窦老师注重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可以通过读来理解语言(字、词、句),进而理解人物,理解故事情节的安排,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回归儿童,窦老师以儿童的视角去感悟课文进行教学,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回归自我,窦老师非常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掌握必要的教学技巧,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自勉: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以语文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