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诗词教学,别样洞天(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7/10/11 14:23:1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魏陈陈 有555位读者读过

诗词教学,别样洞天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有感

正式踏入“小学语文教师”这一庞大队伍已一月有余,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渐入佳境”,自以为似乎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套路”,直到拜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这本书才蓦地发现,语文教学本应多姿多彩,哪有套路可循?

书中第一篇便是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的课堂实录。拜读之前,我从未想过一节诗词课竟可以如此包罗万象,别有洞天。对比自己刚刚给学生以“讲、背、默”的套路上过的古诗课,不禁感受到巨大差距的存在。

细读这篇课堂实录,感受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丰富的文本解读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一开始,窦老师以解题和了解词牌两部分来引入课文。仅仅解题一处便可见其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包含了字形的演变、已学同题材古诗的复习以及吴侬软语方言的涉及,可见其教学形式的生动多样。特别是那一番吴侬软语的熏陶,率先帮助学生为整首词奠定了一抹温柔和谐的底色。在让学生们了解词牌时,窦老师并没有死板地介绍关于词牌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是利用补充材料,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与《清平乐?村居》作比较,借助配乐来体会词牌的特点。

窦老师将正文的学习分为了三大部分,即: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诵”;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以意格为髓,品味次境。这三部分看似各自独立,每一部分拿出来都可以是一堂精彩的微课,实则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学习吟诵时,让学生“手舞足蹈”,借助肢体动作来体会韵律节奏,辅之以简单的声律知识,使学生真正学会“吟调”;感受词境时,请学生大胆想象,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这对白发翁媪会如何夸赞对方,使得词中的情境生活化。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同样来源于窦老师丰富的文本解读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这首短短46字的宋词,却被窦老师讲得包罗万象,别有洞天,教学中穿插各种古诗词名篇名句、成语典故及文化知识等,使课堂充实丰满而又不繁冗拖沓。

一节简单的诗词课,可以上得如此丰满,可以让学生学到如此多的知识,这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有望企及的目标,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种诗词教学的典范。前路漫漫,我将朝着这一目标与典范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