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本研修 >>阅览文章
立足阅读本体,青年教师践行“发现课堂”理念
发表日期:2017/11/19 14:07:5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陈海勇 有973位读者读过
立足阅读本体,青年教师践行“发现课堂”理念
自从学校提出“发现课堂理念”,我们高年级组语文老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参与研讨,确立了以“基于‘发现课堂’的高年级语文教学范式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徐婧老师作为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身先士卒,为我们展示了公开课《钱学森》的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初见成效,学生的表达范式得到了加强;马勇校长为我们带来了《钱学森》第二课时的教学,紧承前一节课,将一节完整的课程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课上,马老师充分让学于学生,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地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五年级的王军老师借一散文《莫高窟》,充分为我们展示了“发现团队”的合作力。王老师直接抛出课堂最核心的研究问题,借助小组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反馈评价,把课堂让给学生,促其自主学习力的生长。
经过反复的研讨,总结,“发现课堂”初见模型:发现趣味;发现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现学生;发现问题;发现团队(合作学习);发现收获(发现延展)。高年级的老师们严格遵守基本范式,仔细钻研教材,基本能做到目标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等。一轮课听下来大家的问题也浮现,大多集中在学生课堂表现:1.学生的回答范式要加强指导和训练。要让学生说完整话,训练学生思维力和表达力。如,请大家看这一句,(学生读),这一句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松的……或是 ……句话写得好,好在句中……几个关键词写出了黄山松的……2.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要洗练简洁,要启发思考,要引导深刻,要引领目标。老师们边实践边反思,在“发现课堂”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