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园资讯 >>阅览文章
教学视导公示68.doc
发表日期:2017/11/27 11:40:0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教务处 有4188位读者读过
江宁小学教学视导公示
暨数学发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活动
(总第68期)
11月21日到24日,教务处组织进行了本学期第2次视导,本次视导也是数学课堂改革的一次推进会。
我校数学教师29名,其中50岁以上数学教师7名。年轻教师承担了数学课堂改革的重任。近些年来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结合我校校本课程顶层设计,我校初步形成了以“发现课堂”为核心的课改教学理念,为检验我校数学课堂改革成果,本次视导特意选择了4名骨干教师和工作1——4年的4位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先听听大家怎么说吧…
本次教学视导我看到我校年轻教师的成长,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看到刘茹在课堂的从容不迫,挥洒自如;我看到陈海勇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我看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值得我学习,我要反思自己,力争在自己的教学上有所改变。 孙家俊
本节课教学刘茹老师目标明确,每道题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能解决具体的的问题。语言衔接自然,过程流畅 ,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使人意犹未尽。 孙国祥
程杰老师的整堂课中,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宽松, 和谐的氛围,交流亲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李海燕
在此之前,听了很多次李老师的课,与以前比,这节课的设计更加丰满,课上的灵活、大气,学生的参与度高。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游戏活动式的数学课。 程杰
……
本次视导八位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校数学课堂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1、秉承发现教学理念
八位老师积极践行导学发现——合作展示——反馈延展课堂教学模式。如陈海勇老师执教的《假设的策略》一课,教学贴着学生的思维而行,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题意,找到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自然将大杯假设成小杯,将两种不同的数量假设成同一种数量,便于思考和计算,从而发现策略。在合作展示环节,陈老师也让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充分的对比,发现各自方法的异同,进而感受假设策略的好处。
2、合理应对学情
学情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教学视点。“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科学的分析学情,巧妙地应对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样的教学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样的课自然会是创新的好课。如姚梦丹老师执教的《8的加法与得数是8的减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从“境”到“式”的教学活动、徐道霞老师执教的《7的乘法口诀》直面学生的学习经验,确立自己的教学起点,学生顺利自编7的乘法口诀,预习的设计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蒋飞老师执教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合理利用课前预热,让学生有备而学。陈海勇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以“点播”、“点焊”、“点将”、“点拨”来展开教学。
3、以明晰的目标实施高效的数学活动
教数学,就是教人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的内涵,它犹如练武之人的内力,最为重要。要想让数学思考在课堂上切实彰显出来,必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汪国正老师执教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一课有意识的将估算,渗透在笔算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思考能力。通过估一估,粗略的验证笔算结果的正误。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也为理解笔算除法的法则提供了帮助;程杰老师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李海燕老师执教的《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一课,在活动中开始,在活动中结束,力争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以个体参与、小组参与、动手参与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具体的数据统计过程,感受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情境与问题——探究与交流——实践与应用”的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定位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主持人角色,与学生是朋友的关系。用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大小形成的探究过程。蒋老师执教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课堂容量大,在大容量练习中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技能。最大的优点是敢于让学生板演,放大了学生的错误,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作用。整节课蒋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互学的作用,同位同小组互相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共同提高。
又如刘茹老师执教的《百分数意义》一课,通过以下几何活动的设计:(1)出示我看到的一则新闻,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近视的情况堪忧;活动设计目的是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2)展示学生收集的百分数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到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百分数意义;(3)通过设计“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王师傅加工零件的合格率是99.5%”,理解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完善百分数的认识;(4)设计“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在辩论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中进一步明晰百分数的意义;(5)设计“看百格图说图里的百分数”、“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21% 230% 48.4% 100% 65/100 A.国庆黄金周期间,张家界等旅游胜地的客房出租率高达( );B一根绳子长( )米;C.万达影城11月份实际票房收入是计划的( )”,旨在应用中深刻理解百分数;教学中刘茹教师从活动经历的多层次以及活动感受的多维度两方面来进行设计教学活动,重组了教材,从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教材的精准解读,对教学目标的精确把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对概念的形成从模糊到清晰,对概念理解从初始到深刻。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放大了学习过程,知识的建构生动且深刻。
四、课堂上师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课堂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教师起到了抛砖引玉、推波助澜、指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学生进一步走上讲台,成为小老师,相互质疑问答,学习的自主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小组合作的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看到李海燕老师的课堂中小组分工有序,有组长、记录员分工明确,汇报时有理有据;蒋飞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相互批改纠错,互帮互学……
从八位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不足,如如何精准解读教材,明晰目标;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能从“境”到“式”,能否深入下去,设计从“式”到“境”的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计算教学能否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好数据、设计好问题把学生从枯燥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设计的好活动能否放大数学活动的最大功能,凸显教学目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能否高效;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积极评价……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困惑、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教师私下也会认为自己已有的教学方法也很好,课堂教学效果也还不错;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众多的不适应,课堂组织越来越难、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原来越不适应课改的要求,觉得难度较大、甚至有点排斥,课堂时常完不成原有的教学任务、课堂的容量好像变小了,学生作业反馈好像变差了,开展小组合作效率低下,往往组织起来就比较困难,远不如自己一手熟的教学方法直接有效。教师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从学生的终身成长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必去担心眼前的障碍。
做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往往意味着一辈子都在和最简单的数学打交道,年复一年地传授者整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图的周长和面积等基础知识。在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涯中,同一内容至少教十多遍。不难想象,若十多遍的教学,都采用一样的思路和形式,那是多么无聊的事啊!每次教学,若改变一些素材,更新一些方法,调整一下步骤,置换几道习题,带来的将是不一样的课堂气氛,不一样的教学生成,甚至是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让学习真的发生,不应停留在口头上,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力,去改变我们固有的教学思维,积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尝试,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去打动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让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