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当花艺遇见教育
发表日期:2017/12/1 15:35:44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马勇 有1348位读者读过
当花艺遇见教育
——青年教师发展班“花艺与教育”主题培训活动心得摘选
我一开始只是想通过“花艺”活动给年轻人一些工作外的放松和业余生活外的补充,虽然也将我们的教育本职牵连进来,但并不想给大家多少压力,即使活动后的“任务”——每人写一个百字感言,也只是简单要求,以保证活动有始有终。没有想到年轻人们却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已然超过了活动本身的初衷,达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智慧”。我们从学员们的文字中,感受到他们在体验活动中的真诚的投入,丰富的内心,深刻的感悟,以及追寻的乐趣,也深深感觉到他们心底里埋藏着的智慧心灵,珍藏着的美丽愿望。
细心阅读每一个人的文字,感觉着每一个人青春的激情与生动的内心,并从文字中摘选和汇总,并提炼出四方面的主题:
【怎样对孩子】
我想做一个有感情的“园丁”。不对个性学生无情修理,不对另类学生严厉斥责,不对“问题学生”冷漠对待,遵循孩子内在的生命法则,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给学生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开放,更多的陪伴,让孩子得到和谐、快乐的发展。(王婷)
其实成长中的孩子们才是最美的风景,比起他们的父母,我们陪伴他们成长的时间更长,给予他们的影响更多。他们是我身边细小的蔷薇,开得小心翼翼,开得无忧无虑……我应当再爱的更细腻些,再爱得更温柔些,不断靠近美好,不要惊落了花蕊上的晨露。(杨斌)
我的脾气特别急躁,对待孩子的错误经常“声高八斗”,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实在不是一位好园丁,我要做一位心态平和的园丁,静待花开,静待蝴蝶的到来。(崔潇宵)
而我却要赞美那平凡、极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世界少了那一抹绿色,我想不会完美。在教育中亦是如此,一个班级中总是会有乖巧的学生,也会有调皮的学生,但试想少了那些调皮的学生,班级就会缺了一份活力,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睛去欣赏他们。(施玉结)
因为心中有爱,我们才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内心深处爱班里的每一位孩子,你会发现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是那么富有意义。(杨悦)
每一棵小草都是小花儿,都能在适当的时候绽放出她的美丽。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也要关注那些可能学习吃力,但却有其它特长及优点的学生。(张婷婷)
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是女孩懂事听话,深得老师喜欢,男孩子们却是调皮惹事,我可能偏向女孩子们就像是我的花儿一样。在上了马校为我们精心安排的花艺课后,没有一枝花,但是大家的作品确是那么美,让我进一步感受到草的魅力无穷大,是我不懂得去发掘它。冬锻比赛要开始了,我的那群力气大如牛的男孩们让我想到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我愿陪你们像草一样生长!(王慧彬)
【怎样做教育】
养花和育人一样。把花养成最美的样子并不是目的,而是养花的过程,我们会发现,陪伴我们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个过程。教育孩子就像养花,精心去养护他们,伴随我们的是他们成长的一点一滴,这个就是我们育人的根本。(胡梦婷)
学生就像花草,教师就像园丁,你用心的打理,他们就会变得井井有条,你用心的浇灌,就会绽放惊人的美丽。你疏于打理,他们就会想田间的杂草一样,杂乱无章。(汪国正)
园艺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我们认真钻研业务,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则要求每一位教师能遵循美的规律,按照教学艺术的本质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曹杰)
对待学生我们应该要有耐心,就像照顾花草,要呵护,要常给他浇水(教授新知),常给他剪枝(改正孩子身上的缺点)。要看到每一棵花草的优点,即使是一棵再不起眼的小草,只要你给它放对了地方,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丁文晨)
花草的成长需要依附于土壤,足够的营养才能让花草茁壮的成长。而我们的教育也不是凭空就有的,好的教育需要你有一颗向上的、纯真的心灵;一个有爱的人,她教育出来的知识也一定是美好的!(蔡燕萍)
其实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各种技能充实自己。当今的教师不仅仅是会教书的教书匠,还要有一些技能傍身才能胜任各种不同的工作。比如我们英语学科,要会唱会跳,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设计出精美的板书,有一定的电脑技术能制作出精彩的课件……作为班主任更是如此,德、智、体、美、劳必须得全面发展才行啊。自己亲手精心设计制作的花草不正是体现出每位教师的美育吗。(缪丹妮)
【怎样对待生活】
我一向在动手这方面能力不足,开始还有点担心,却没想到制作苔玉球如此简单。一两盆简单的绿植,在我的手下竟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看来,凡事要不畏难,才能用更好的心态去做好。(周芸)
花花草草,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而花艺能让人学会创造,学会释放压力。一次笨拙的学艺,但仍然乐在其中,而作为现在的我就缺少了这一刻的安静,经常都在忙碌的奔跑,总要学会慢点去思考人生。(孙金花)
我就像个孩子,学习着新东西,把压力的疲惫抛之脑后,原来生活并没有想象的可怕,它一直都很美好,只不过我们没有真正睁开眼睛去寻找。(孙丽丽)
美的存在不是只有鲜艳的玫瑰,艳丽的牡丹,芬芳的百合,还有这样静静地长在角落里、随处可见的苔藓和蕨类植物。虽然它们没有大团的花朵和鲜艳的颜色,但那一抹绿让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有了一丝宁静。制作花艺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放松,自我欣赏的过程。让我们多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身边的美。(付婉莹)
花艺给人以无限的魅力,人们在制作与欣赏的同时,也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促使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向往。(陈志伟)
花艺是在装饰生活的美,我们也需要懂得装点美丽的心情。制作过程中的缠缠绕绕,修修剪剪,最终促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我们在生活中何尝不是被很多琐事所缠绕,真的需要在这些缠绕中懂得塑造、修剪出一个更美丽的自己,让自己也成为生活的装点。(张纯)
就在我倍感焦急的时刻,学校组织了“花儿与教育”的活动,一开始心情低落的我,跟着台湾老师可爱的语言和文字,以及手工制作,我好像把所有的烦恼全都丢到了脑后。在那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的全部心思全都在我的可爱的花草上,耳朵听着老师的教法,手脑都在动着,想着如何通过我的手,让那可爱的花草变得更加美丽。就这样,也就没有心思去想其它的事情,整个人全都沉浸在花草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能让人身心愉悦。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芮丹丹)
【怎样发现美】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世上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我们对美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潘雪梅
学生的美亦是如此。上帝将他带到人间,总会给它与众不同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他们或多或少无处安放的美,用心去欣赏,多一分肯定,少一份责备,多一些赞许,少一些批评,换一个角度,做一个真正的欣赏者。(徐佩)
我终于明白了,在没有盆子等外物的支持下我们也能体会种植的乐趣。我们应勇于打破界限,或许当我们冲破思维界限时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姚梦丹)
我也是一个爱花的女子,春追桃,夏忆莲,秋赏菊,冬赞梅;温暖的江南,每月都会有花竞相开放,让我魂牵梦绕。周末得空带孩子采树叶才发觉大片大片的小草在寒风中依然绿得鲜艳,金色的树叶在空中飞舞,轻轻地飘落在草地上,使得绿草地在中午时分的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不喜黄绿的我却不由得发出“好美啊!”的感叹,深吸一口凉气却觉得心旷神怡。(王慧彬)
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在经过我拙劣的捣鼓之后,竟然能变的这么美!瞬间觉得不可思议,心情也跟着大好起来!其实,当我们学会发现美,创作美时,我们自己的心情、心境也会跟着美起来。(孙园惠)
桌上娇嫩嫩的绿植,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比以往更加吸引我的眼球,每一盆都显得那么可爱。小心的触碰,用心的呵护,生怕伤了它们。认真的聆听,仔细的观察,从园艺师身上学习用不一样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起眼的大灰藓,随处可得的树皮,能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它们让两盆绿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简单的事物,慧心的艺术,让自己成为绿色棉线里勃勃生机的一部分,充满无法言语的成就感。(林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