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惊愕交响曲》(吴苏悦)

发表日期:2017/12/19 11:19:5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吴苏悦 有844位读者读过

《惊愕交响曲》是选自一年级的一节欣赏课曲目,此曲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

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贵族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贵族吓了一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乐曲演奏完了,贵族们出了丑,海顿很快活,傻了眼的贵族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

   当我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觉得为什么要把这么难的一部作品给一年级的孩子作为欣赏课呢,我尝试着第一次上这节课,孩子们的反应出乎意料,他们似乎对这节课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定音鼓发出的那一声令人“大吃一惊”的惊雷声,孩子们乐于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去表达出他们的惊讶。而我却不同,这首作品在我当老师之前就已经听了无数遍,早已对那个“惊雷声”麻木了,我很难在课上和孩子们保持同步的兴奋反应,我觉得这样是不利于这节课的开展的,孩子们因为对新鲜事物保有好奇心,时刻能做回那个惊讶的“自己”,为什么我不可以呢?是我提前做好准备了吗?有人说快乐本来就是应该无处不在的,原本我觉得这样已经足够。今天看到一个老师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反思,豁然开朗了:“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培养那个惊讶的“我”。”路很长,只要不虚度,管他能成什么样,都好!就像上学途中,一片叶子落在小男孩的脚边,他把秋日的遐思传给我;用心走过,阳光铭记感动,他们把微笑给我;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把一颗对教育的真心永远留给我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走着走着,花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