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有感 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7/12/25 16:55:4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贾文双 有819位读者读过
有幸在踏入小学语文教师这一行业不久便读到了《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一书,不得不说,它给正在摸索如何上课、如何上好课的我颇多启发。
最令我惊叹的是窦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从窦老师的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实录上,我都能感受到,窦老师的语文课在教学素材、教学思想上都高于课本,深于课本,她要教给学生的远远不只是基础的语文知识,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思考,美的感受。在她的课堂上总是充满着激情,吸引着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我想,如此激情、高效的课堂源于窦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我等新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纵观窦老师的课堂,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制胜法宝”:
一、语言多变而亲切。窦老师的语言是很难模仿的,因为她的语言带着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语言随着她的教态、动作、表情、思想、情感,灵活多变。它的语言带着深厚的文化积累,也正是这种丰富的底蕴,才得以让她收放自如,随机应变。想想自己平时上课的语言,虽然已经从开始的稍显僵硬变得流畅自然,但仍然做不到应变自如,甚至有过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的情况,不得不说,在语言这方面,还是得多锻炼,多积累。
二、内容丰富而多彩。在阅读她所执教的单篇经典主题教学实录如在吟诵中学习《清平乐 村居》,在朗读中学习《祖父的园子》时,感受到窦老师上课的内容真可谓丰富多彩。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根据所学知识对背景资料的拓展和分析,这里不仅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能够抓住一个点对文本资料进行透彻的解读。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有资料的补充,但却远远做不到透彻的解读,那种一带而过的补充,又能在学生脑海中停留多久呢?
三、眼界宽广,角度多样。在群文主题教学中,感受《游园不值》的哲学意味,体会不遇中有遇;在聊故事里面的故事,聊故事后面的故事中体会《牛郎织女》的丰富内涵;在小说《魅力》中读《长大的儿童》。当我们按部就班、“落入窠臼”时,窦老师总能够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不同的切入点来开展课堂,其眼界之宽广,角度之多样源于对文本内容透彻的分析及不断的发掘,这一点毋庸置疑,定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就是要学习她不厌其烦,钻研课本的精神。
四、立意高远。在阅读推荐课也就是整本书主题教学中,感受丑小鸭高贵的品质: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学习《三打白骨精》体会西游路上向善行;学习《我的爸爸叫焦尼》,在简单的表达中体会真情的流露,丰富的感动;在欣赏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感受绘本中的细节处理,所体现的人物思想内涵,如此种种,都不囿于故事的情节或文章的语言,而是立意高远,让儿童在作品中感受人性的真善美,在自我发现中获得价值感。这正是应了她的那句话——“我是以语文教人的”。
“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今天我们培育怎样的儿童。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有更深的情怀和更大的担当,必须成为永远的思想者与终身的学习者。”窦老师如是说,她也正是这样做的。虽然此时此刻的我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只要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是一个语文人,就应该心怀敬畏,即使慢些,也要一步步向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