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教育学生就应该“小题大做”--(刘东亚)
发表日期:2018/1/2 15:27:2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东亚 有679位读者读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大概也只能干“小”事了,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涓涓细流,默默奉献。可是,看起来是小事,却有整天上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辅导不完的学困生,做不完的学校布置的任务。每天都是觉得从早上到放学,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小题大做”才能教育出来很出色的学生。
虽然每天只有两节正课和两节自习课,可是也觉得有上不完的课,因为每天的课程上完,学生要做相应的练习作业,在当天自习课的时候与学生面批,如果有错误的题目,要跟学生一对一的讲述,等他订正完了,还有一题一题的复批。看着这件事已经够小的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又想想,如果有一题漏了, “小事”可就闹大了。
三国时刘备告戒他儿子刘禅时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三思而后行,学会自我约束,还要制止身边的人做坏事,帮助有这种坏习惯的改正,有的学生心里会想:我自己也有这种坏习惯该怎么办呢?那就要“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做善事,不管善事大小都要去做,积小变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只要从我们身边的这些“ 小事”出发,并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相信最后“小事” 终能成“大事”。
教育无小事,它是项潜移默化的工程,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责,要在平时不断的训练自身的能力,树立自身的形象。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校有个班级特别干净,那是因为班主任每节课前都要把讲台边的纸屑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才开始上课,就这样的 “小事”影响了学生,让他们知道班级的卫生不是值日生的事情,而是大家都应该关注的,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大局观念,由此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手捡纸屑一件很小的事,一个习惯的培养却是终身受益。所以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走进教室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这些细节人手,真正把日常工作从“小” 做起。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每一个细小行动都是无声的教育。每一个细节都是关键,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机会把事情做好、做透,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
我们每天所讲的、所做的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但正是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才构成了教育这件大事情。的确,教育无小事,马卡连柯也曾说过:“教育工作中没有小事,最好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忽略细节与小事的。”身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每个细微变化,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班级中的 “小事”细心去观察、研究并因势利导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老师们的“小题大做”,也就没有学生们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