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爱弥儿》有感(徐佩)

发表日期:2018/1/9 8:50:3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徐佩 有659位读者读过

读《爱弥儿》有感

徐佩

《爱弥儿》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教育著作,作者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在教育中,作者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身心自由发展。卢梭指出:“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使许多家长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时便考虑其教育问题。孩子三四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周末家长还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殊不知,孩子弱小的身体和心理正在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很多孩子也对此表示出他们的不满和厌烦,有的还会疏远父母。但很多家长都认为:现在让孩子受点苦,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孩子现在还小,也许不能理解父母,但将来一定会感激我们的。许多父母就是因为这种“远虑”而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也因为这种教育,许多“小大人”、“小神童”出现了。大家都喜欢这种孩子,却不知他们就是卢梭作品中那“早熟的果实”。“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所以,在这里我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能够多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更多考虑儿童的需要,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教育依据。

以今天的社会现状来看,卢梭的这种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是难以实行的,也有很多观点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可借鉴之处的。对于这本书,我们应该结合社会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性而                                                           创新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