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蔡燕萍)

发表日期:2017/12/20 8:24:2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蔡燕萍 有617位读者读过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蔡燕萍

名师,即非常有名气的教师,他们无疑是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何以能那么有名气?首先是因为课上得好,教学效果显著,受学生的欢迎,受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各地,他们上过许多的公开课。在很多地方,听说名师要来上课,大家都想一睹名师的风采。 其次是他勤于写作,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有的还著书立说,我一直认为,能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一节课和一篇文章的要几乎是一样的,都包含主题、材料(素材)、技巧和语言四个基本的元素。 他们的确有一些共同的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比如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比如师生平等、水乳交融等等,还有设计精巧,妙趣横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她的课上得好,是在全国出了名的。凡是上过吴老师课的孩子们都会被她那真诚的情感、友善的态度、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坚实的教学基本功而深深地感染着。她还深受广大教师的爱戴与认可,得到了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在中国小学数学界具有很高的威望。

她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让我印象深刻,首先,吴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分桃子情景开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半个”,新颖独特、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其次,在老师组织学生运用手中的纸片折出1/2的活动中,面对“不按要求”折出1/4的那名学生,吴老师没有批评或不理那位学生,反而及时捕捉这一错误信息变为丰富的内涵,一句鼓励的话“你很有创造,老师感谢你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分数……”深深的鞠躬与真诚的语言给了这位学生莫大的鼓励,同时也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激情,生动的向学生阐述了什么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最后一处发生在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时,学生出现不同的声音,吴老师巧妙地采用小辩论会方式解决问题。辩论结束后,她分别紧握着正、反双方同学的手,向他们深鞠躬,使成功者体会到快乐,使暂时失败者找回了面子,这无不表现着吴老师对孩子们的热爱与尊重,体现着吴老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让我明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觉得她课堂上知识的教学是可以模仿的,但她课堂上的那份真诚、热情和感染力是现在的我遥不可及的。这需要我以后不断的阅读、学习,认真的研读教材、了解学生,争取早日能蹲下身子来与孩子诚心地交谈,走进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