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爱弥儿》读后感(李蓉)
发表日期:2018/1/18 10:57:0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李蓉 有673位读者读过
《爱弥儿》读后感
最近,我仔细品味了《爱弥儿》这本书,书中的理念对现在当教师的我来说是种冲击,在阅读之后也有些想法想说上一说,与众人交流。
整本书共分五卷,作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书中第二卷中,写到:“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这就是教育孩子哭不能解决问题,无缘无故的哭闹,没人理解,达不到目的,也是教育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泣,就立即满足他所有的要求,这样做只会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因为一旦有一天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又要怎么办呢?不如一开始就教会孩子,哭,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对于孩子,我们常是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仿佛他们是易碎品,想替他们安排好每一件事,预防每一个意外,但是意外是预防不了的,你想着为了孩子的未来更加平坦,就逼着孩子从现在开始就学这学那,这就牺牲了孩子们的童年,孩子缺失的童年是再也找不回来的,拥有一个痛苦的童年,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的教育使命,对于学生,我要更加的有耐心和责任心,要竭尽全力地培养出社会所满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