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魏婷)
发表日期:2018/1/19 8:18:5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魏婷 有621位读者读过
一种源于生命深处的召唤,一种从思想的核心中渗出的智慧,一种深刻而特异的体验……站在课堂的中心。困惑、疑惧、欣喜以及一种驱之不散的关切和痛苦,立于内心。
很久没有这样持久耐心而又细致地倾听自己的喃喃独语,也很久没有这样从一本书中接受如此深刻的启示。
这是一条通向课堂的路径,也是一条通向心灵的路径。
深奥的道理,被一些哲理性的简明与细致穿透。
美国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返回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则是走一条与自己相互背离的道路,离自己越远才越为习俗认同。如教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似乎都离不开一些所谓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精心设计与导演,教师的任务就是准确无误、一成不变地预定的程序表演一遍。正是由于对于教师自身的忽视,许多教师自身的个性、才情、心灵体验、教育信仰、教学理解就是在诸如“上公开课”中一次次地被泯灭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学习也是伴随着这样的“过滤”,缺乏内在精神的轨迹,更多的是在“他者”的世界里游荡。而这一切,有时是成长过程中的毒素,而不是我们自认为的营养。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所有的人被伟大事情的魅力所吸引,愿意冒险,尤其是愿意冒开放性对话的风险,尽管根本不知道这种开放性对话将把人们带向何方。帕尔默睿智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与理解课堂的另一种思维。他突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强调既此既彼的“教学悖论”来整体关照与开拓课堂空间:这个空间既是有界限的又是开放的,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既支持独处也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师生是鱼水相依、相互依靠与信赖的关系。只有通过这种丰富的课堂生活,师生们才会感受到深层的情感的愉悦。
摒弃了传统习惯中的思维方式,在这儿一一道破一些固步自封、以“现实的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来阻碍改变并为自己的惰性寻求解脱的人的真相。世界的改变源于内心力量,这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强烈而持久的光源与水源,能够照亮生活中的寒冷的阴影,能够净化前行中的卑污与灰尘。
正如帕默尔所说的,如果我们想要支持彼此内心的生活,我们一定要记得一个简单的真理: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优秀的教师会将共同体视为自我心灵的庇荫所,过一种充足的精神生活,在彼此的肯定和相互砥砺中进行学术意义与非物质意义上的取暖。
经由心灵,通向心灵。在帕默尔是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如此真切地体认到,教育教学光辉的根系就在于心灵的自我觉悟,心灵的自我建筑与心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