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爱弥儿》读后感(芮佳佳)
发表日期:2018/1/19 14:07:5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林雨晴 有618位读者读过
卢梭主张教育的自然性,虽然卢梭的教育理论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很难全面实施下去,但他的一些思想主张还是让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心生向往。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卢梭认定爱弥儿是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所以他的教育首先就是保证爱弥儿可以在自然中,不依靠其他人也可以活下去。基于此,卢梭的教育一直都坚持着有用的原则,只有对爱弥儿在他的那个年纪有用的知识才教给他,而那些可有可无或者华而不实的知识不仅不教给他还要避免他接触。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花时间在一些注定无用的东西上就势必会影响我们花在有用的东西上的时间。
而如今,反观我们所受的教育,当然我们也追求“有用”,但我们追求的是对什么有用呢?对成绩有用,对升学有用,对学历有用……却没有一个真正对我们现在或以后的独立生活有用的,而且现在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依赖别人而不是独立生存。在时代发展到的今天,我们似乎越来越搞不懂了!从上学开始我们就开始了数学科目的学习,直至高考数学都是我们的主科,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埋在数学学习上。可也就是学这么多数学内容的我们的在平时的生活却连简单的计算都有困难,在实践时闹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来。而且如果我们在大学里不学有关数学的专业,那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会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都白学的。还有地理,比数学晚一点我们从初中才开始进入课程学习。学的内容是很多,但真正能用的、我们会用的又有多少呢?假使我们在夜晚迷了路,抬头看满天的繁星,我们找得到那一颗可以指引我们方向的星星吗?找不到,因为我们只学了被挑出来的那一小部分知识,而那一部分只能是为了通过考试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个生物成绩很高的学生,随意扔到一座孤岛上,估计他连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可以用于治疗都不知道。平时课上学的内容,在那个情况下根本就用不到了,也无法用。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么多在实际中无用的知识,或许说是我们不会运用于实际的知识。课本那么多章节,可却没有教我们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除提高考试成绩以外在实践中使用的那一最重要的章节。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的有意义。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使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不仅有表象联系还要有实质性的联系。在我们的教育下,我们只是死记住了理论知识应付考试,而根本就没有联系实际。一个“好学生”出了学校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这是多么可悲的啊!或许就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这“无用”的教育而选择中途辍学去学习一门手艺。受教育是为了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而目前不知道的知识,但如果教育的内容不能提高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那还有什么用呢?古人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如今我觉得:授人以网,还要授人以渔。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在我们有限的精力中学到的每一个知识都可以被我们在现在或未来的生活使用。
总之,教育要坚持他的有用性与实用性,在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一切从育人出发,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思想格局。充分认识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推动作用。有效地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