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听名师讲课(数学卷)》读后感(孙园惠)

发表日期:2018/1/19 16:23:0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慧彬 有871位读者读过

《听名师讲课(数学卷)》读后感

一堂出色的有韵味课,让人细品,回味无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这是《听名师讲课(数学卷)》开篇的一段话。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对于课堂的认识还很肤浅,没有太多的想法和感触,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可随着我上课次数增加以及接触该书之后,我的感触越来越大。

面对名师的精彩课堂,我不能不发出由衷的感叹:名师就是名师,他们渊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详实的资料、生动的例子、流畅的表达,已经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超越常人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智慧。

这次的阅读,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大师的课堂风范。虽然名师之间的上课风格不太相同,但他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比如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比如师生平等,水乳交融等等,还有设计精巧,妙趣横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很多的享受。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有了这样的感触: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我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当你无法超越别人时,你完全可以超越你自己,用你对数学课堂独特理解与个性化演绎,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课堂。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