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想要个妈妈的“小石头” (张纯)

发表日期:2018/3/1 16:13:05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张纯 有648位读者读过

“老师,lmz总是打我!”“他也打我,把我鞋子踩坏了。”“老师,lmz总是欺负小雨!”每天这样的报告不下十来次,孩子们口中的lmz就是我故事中的主角。一个八岁的小男孩。

初识霸道倔强“小石头”

lmz在同年龄孩子们中显得很壮实挺拔,力气也很大,是个难得的“大力士”,不过他却把力气用在了和同学们发生纷争方面,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得理。排队走路讲话被记名,食堂就餐讲话被记名,大课间做游戏时打架被记名,经常欺负同学被记名,他觉得纪律委员就盯着他记名,这个脾气倔强的孩子,无数次被我批评时都嘟着嘴,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他“你是不是石头变的呀?性子这么硬!”他小小的眼睛瞟了我一眼,依旧嘟着嘴不服气,我也是没辙了,让他回班级写反思,俩孩子出去了,我跟过去看了一眼,只见他刚跨出办公室门,就使劲将告状的孩子推倒在地,我惊讶地感叹:还真是霸道啊!

尝试了解“小石头”

“小石头”脾气虽然倔强,但只是他的负面元素,我知道他肯定有其他方面:

有次看见他在午餐后回班级的路上,副校停下脚步跟他在谈话,随后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天真地告诉我“那个叔叔说我没有佩戴校牌....我说忘在班级了。”

我盯着他:“你可知道“那个叔叔”是校长呀?”

他:“啊?哈哈哈.....我真不知道!”他为自己的冒失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看见这样纯真的笑容,让我觉得这个孩子也是可爱的。

“小石头”的父亲偶尔会跟我联系,问问孩子的学习,在校表现等等,从说方式来看他父亲比较有修养,“母亲”偶尔也会联系我,特别客气,夫妻二人都是温和甜蜜的性格,奈何儿子脾气倔强,还经常在校惹事呢?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问号。

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小石头”的奶奶来接放学,奶奶是个特别护孩子的家长,还经常担心“小石头”在学校被欺负,我只是苦笑着告诉她从来没有人敢欺负他。奶奶只能笑笑说“娃呀,老师天天陪伴你的时间多余爸妈,你要把老师当妈妈看呀!”孩子低着头不说话.......父亲偶尔来接放学的那天,孩子会很高兴。他的家庭成员都是比较讲道理的,孩子也不是不懂事,也许只是脾气倔了点?有待跟进了解。

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天放学,依然是奶奶来接“小石头”,可是这次我想跟奶奶聊聊孩子欺负同学的事,我一句不经意的话“这样欺负同学,人家妈妈很生气的,要找你妈妈告状的怎么办?”“小石头”突然回答“我没有妈妈,妈妈跟别人跑了,我没有妈妈.......”他说的是这样平静,我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又没听错,只见对面的奶奶一脸尴尬,缓缓地她才开口说道“他妈妈生下他,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我们也找过很多次,连自己的娃都不要,哎.......”后来奶奶也跟我聊了一些,但始终未透露“小石头”妈妈离开的原因。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孩子来说,也许这个妈妈对他并没有多少概念,可是七八岁的小心灵难道不渴望母爱吗?小沉香听到同伴嘲笑他没有妈妈还发奋习武劈山救母呢,可是孩子,你心中没有过“妈妈”这个柔软的位置吗?难怪你如此坚硬像个小石头,从来不肯示软,只用拳头对付一切挑战。可是生活并不是靠强硬就能彻底征服的......

妈妈在哪儿

   那次知道真相后,我找了个机会跟“小石头”聊了聊。我们的班级家校群中有个“lmz妈妈”,我问“小石头”难道这个妈妈不是你妈妈?他支支吾吾没有说出来,只说“爸爸告诉我,妈妈离开我们了,再也不回来了。”我安慰他说妈妈会回来的,只要你越来越懂事,妈妈总会有一天想明白回来看你的。但我很奇怪,既然他妈妈不想看孩子,为什么要选择加入班级联系群呢,我打开“lmz妈妈”的账号,给他看看头像,他看了一下说“这个人不是我妈妈,我爸爸叫她XX(姓名),她跟我爸爸吵架了,走了。”我瞬间都混乱了,这个苦命的孩子,亲生妈妈离开后不再相见,爸爸可能想续弦,现在“准妈妈”也选择了离开。可是通过孩子的叙述,感觉到他对“妈妈”的概念并不清晰,可能从未感受过来自妈妈的关爱和呵护吧,这两任妈妈在孩子心中激不起半点漪连。我也问了他平时在家的情况,他父亲工作比较忙,不忙的时候会陪伴他,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难怪每次他父亲来接放学他都特别开心,除此以外都是奶奶的陪伴,也难怪奶奶对他的呵护倍加,可能比较担心他在学校受同学们的嘲笑吧。想到这里,我脑海中闪过他奶奶让“小石头”把老师看做妈妈的场景,我借机问他,“老师不批评你,不黑脸的时候,你喜欢老师吗?”

他小嘴巴动了动,小眼睛不敢直视我。“你知道吗,老师挺喜欢你的,你有很多优点!”他抬起头,小眼睛里闪着光,我列举了一些他的优点,例如大力士,拔河主力军,书法棒,乐于助人,劳动积极等等,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来自老师的肯定,会变成心中一份成长的力量。

与“小石头”的约定  

知道了“小石头”的“秘密”后,我会注意照顾他特殊的心理状态,也会小心地呵护他的自尊心。即便是没有妈妈,他的成长还是要继续的,如果我能在他的成长中起到点作用的话,就趁现在吧:

找来“小石头”,我问他“奶奶以前让你把老师当做妈妈看待,你觉得老师像妈妈吗?”他嘿嘿笑着不知道说什么。

我:“老师在学校陪伴你的时间很长,你也越来越懂事了,如果你愿意可以在学校里把老师当做妈妈,不过可不是跟妈妈撒娇哦,我这个妈妈是个知心妈妈,有什么话都能跟我说,我保证不透露,但是我希望我的小石头要遵守约定。”他小眼睛放着光,问什么约定。

我列举了十来条在校好好表现的约定,例如不随意欺负同学、要学会用语言来解决矛盾、如果遇到难过/困难的事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全力帮助、学会自我监督,拿上小小记录本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我每天都会看会批注等等,“这是咱俩的秘密约定,你能做到吗?”我鼓励地看着他,“小石头”笑得可开心了。

这个缺少母亲的倔强的“小石头”,心中柔软之处还是渴望母爱的,作为他的老师,我不能圆他一个母亲的梦,但至少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能做到细心呵护“小石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