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杨欠菲)
发表日期:2018/3/20 18:07:1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杨欠菲 有634位读者读过
班级里边,有的孩子很老实,犯了错误用一个眼神可能就会管用,有的孩子提醒两句就会立刻改正,绝不再犯,有的孩子呢,即使软硬兼施也不会奏效,对于这样的孩子的确伤脑筋。
班上有个小男孩,上课的时候总爱摆弄东西,钢笔、橡皮、尺子等都成了他的玩具,低着头不听讲,其他老师也向我反映过。我大、小批评几乎是天天有,但是对于他一点也不见效。期末复习阶段,我刚踏进教室就有学生一窝蜂似的向我涌来,并迫不及待的对我说:“老师咱班又被扣分了,是因为小朱未戴校牌。”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可是还是尽量温和地问:“怎么回事呀,又忘记戴了?”“嗯,我忘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仍然是以往的态度,他已经不止一次因为没戴红领巾被扣分了。而且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一直不好,作业完成的也不好,开家长会时我重点给家长沟通过,希望家长重视起来,但家长会过后还是老样子。我也不止一次的找他谈话,也毫不见效,这样下去可不行。他成绩刚刚有了进步,这样下去很快又会滑到原来的成绩。我一定要找到突破口,让他有所转变。
我先实施了第一步,天天找他的家长沟通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我说了他最近的表现,家长也没有隐瞒,家里最近出了点事情,可能影响了孩子的心情,家长表示会尽快让孩子转变过来。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我开始实施第二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他的不认真我不再那么多的批评,减少投去愤怒的眼神,他看懂我的心思,在他不认真时,我投去相信的眼神看着他,等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及时改正。在这些默默的行为中,他少了那种倔强,多了些温和,我们就这样用无声的语言交流,我看到他的变化。
由“批评”到“宽容”让我看到了神奇的效果,我也要继续坚持不懈的帮助他实现良性循环,成绩逐步提高。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工作就像一门艺术,要懂得心理的掌握与判断,激励、宽容远比批评、计较的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