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 >>阅览文章

教学视导公示72

发表日期:2018/4/16 15:11:2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教务处 有1079位读者读过

2018江宁小学教务处

 

江宁小学教学视导公示

暨江宁小学数学与科学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总第72期)

4月9日到4月13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学期的第二次教学视导导主题是探寻追求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科学学科侧重于对教师实验能力的考察,并选择两位科学专职教师的科学课进行教学研究,视导检查了任教两个班数学的11位青年教师和全体科学教师的五认真工作情况,同时教务处对学业水平偏下的学生作业情况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检

本次视导数学学科分四个听课小组,对11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摩,并于周三全体数学教师集中进行了课堂教学分析一个半小时的反馈中大家畅所欲言,收获满满这是我校近年来数学学科最大型的一次数学教学研讨,老中青齐上阵,通过研讨大家明晰了我校数学发现课堂改革的要求,并对现有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确定了今后改革方向。

一、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视导的青年教师立足于发现教学的理念,对于课堂有自己的认识,准备充分,态度虔诚,这里主要来谈我校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教学表层化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思维的浅层化: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缓慢性;要知道简单的数学知识也蕴含着大道理。数学课不能简单教知识。在我校教师课堂上还存在游离于学科的本质和知识内核之外,对学科教材和实际内容的理解缺乏应有的深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偏重知识表层而不是知识的深层或本质、偏重于知识的数量而不是知识的质量(内涵)、偏重于知识点,而不是知识的结构、偏重于知识本身,而不是数学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偏重于知识教学的进度,而不是知识教学的深度;

2、  对我校发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把握不准:

发现课堂的重点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发现课堂的立场是捍卫学的神圣、发现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角色,传统教学是把教师定位在 “二传手”上,发现课堂主张教师要敢于和学会放手,发动“一传”——让学生和知识直接对话,做发动学习的人:即激励、点燃、唤醒。

这次视导的课堂上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很多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强势”。

我们认为发现课堂的三个抓手:1、组织抓手:小组——学生的自主度决定课改的成熟度;2、流程抓手:模式——导学发现—合作展示—反馈延展—反思评价;3、教学目标抓手:导学案——导学案不是教案和讲学稿,是引导学习的设计,是学生自学的路线图,是课堂教学的施工图。

唯“学”与唯“生”才能让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3、  教师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目标意识不强

A、导学发现:传统课堂问题的源头是知识本身,问题是为理解而设,不是为发现而设,因此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问题化。很多教师的导学案或者学习单的设计教案化、习题化、肤浅化表现为缺乏探究性、缺乏开放性、缺乏深加工;设计零碎化问题设计不系统、无效问题过多;导学案设计提纲化:没有将学习内容加工处理成问题,只是列出了课堂学习的提纲。从《运算律》、《年月日》等节课的教学都存在此类问题。

一份优质的导学案要重点解决怎么学与不会怎么办这两大问题不能止于学什么,要加强对课标,教材、教参的研读;导学案要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的过程,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导学案的编制要有目标意识学情意识、方法意识、角色意识、流程意识、课型意识;

B、合作展示环节:我们的课堂展示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没有挫折、没有悬念、没有困惑、没有争论的现象;课堂展示率不高,教师爱救场;精英式展示;展示环节语言单调苍白确少厚重感艺术性;片面理解全员展示的意思,造成一人一句的接龙串词式碎片化展示现象、展示没有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展示是发现课堂的特色。课堂教学要突出展示的四性:问题性如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层次性: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互动性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创生性:展示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新的成果展示;

C、反馈与反思:反馈环节是衡量课堂达标情况的镜子与回音壁,不可或缺,也不可仓促了事,更不宜推至课外。课堂反思也是被很多老师忽视的一个环节,往往练习、交流、展示等环节很精彩,最后的小结却一笔带过,草草收场。

反馈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题目设置紧扣学习目标,习题少而精、形式可多样、批改形势也可多样,保证充分的时间当堂完成;

课堂小结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要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以及技能、规律与方法,要制造悬念、埋下伏笔,也可采用趣味游戏、知识树、歌谣、顺口溜、列表比较等方法。

二、改进措施:

1、目标:追求有深度的学习

从学科角度,有深度的教学是指体现和反映学科本质的教学从知识的角度来讲,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超越知识表层结构而进入深层结构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讲,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对教材钻得深、得透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有深度的教学是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教学;

2、行动:勇于和自己同课异构

教师的成长需立足于课堂,通过课堂的认识与实践来增加对教学、对儿童的理解,但如何立足与把握好课堂,如何理解儿童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浅表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研课经历的教师都曾感受过独上高楼、为伊憔悴、众里寻他、灯火阑珊的艰辛与美丽领悟过思想的交锋与思维的碰撞体会过教学相长的愉悦……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促使教师在思考、行动、积累与反思中逐步迈向专业高度。公开课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一种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需要教师深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握课改发展方向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细节的有效处理对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与合理呈现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对学生片面、片断的思维与语言及时加以补充、梳理、整合……因此备一节公开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人戏称,“磨一节公开课,就是磨掉一层皮”但是在完一节课后不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有很大进步。突破自己原有的思考与自己同课异构我校任教双班的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对个人的专业发展也更有意义。

3、成就“学习共同体”

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思考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课堂中必须改变碎片化的问答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共同体”强调多问不如精问,由几个核心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深化课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以“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核心问题导引学生探究新知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造成时间的浪费。

正所谓“大道至简”。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化繁为简的策略提炼出核心问题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时空去自主探索,去倾听、应对,使学生的思维更主动、更广阔、更灵活、更深刻。教学中关注教学进度,整合教材、设计核心问题,尽力简化教学程序,尽量减少课堂的无效提问;课堂上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倾听与应对。在问题的提炼上,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问题和活动的设计力求具有台阶梯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既赋予课堂对话以思维价值,又给思维留白课堂上,让学生“冲锋在前”,自己“退居幕后”,时时观察着学生,当他们面对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时他们的视角落在何处,他们如何对话如何思考、如何推理、如何想象的。想办法去调动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再把问题抛回给他们,观察他们是如何倾听、对话,进而开始串联的。只要方向正确,他们就能生成很多想法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与做法,也能错得很有价值,大家在思辨中厘清观念,建构知识点,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是有趣的,是有意义的。

对于听课的老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不要看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不要看课堂的亮点,要看课堂的卡点:为什么学习不能放松,学习在哪里有发生?哪些学生没有在学习?……看到学生听到学生想到学生关注的不是学生的理解,而是他的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的想法。

始终遵循着:核心问题的提炼——引发思维,“共同体”探讨——聚合思维,,互动对话——发散思练,串联反馈——矫正思维;反刍回归——迁移思维这几个课堂的基本要素展开教学真正做到课堂有温度目标有高度思维有深度容量有梯度。

江宁小学教师“五认真”评分一览表

 

 

上课教师

备课

上课

作业

自测

听课

补差

综合得分

综合等第

芮丹丹

98

92

99

99

99

99

586

优秀

姚梦丹

99

90

99

99

98

99

584

优秀

刘倩

99

90

99

99

99

99

585

优秀

李蓉

99

86

99

99

99

99

581

优秀

蔡燕萍

98

92

99

99

99

99

586

优秀

孙园惠

98

88

99

99

98

99

581

优秀

杜爽

99

91

99

99

99

99

586

优秀

刘东亚

99

78

98

98

99

99

571

良好

汪国正

95

83

95

96

94

95

558

良好

汪玲

97

85

96

96

93

97

564

良好

程杰

98

91

99

98

99

98

583

优秀

张茹婷

95

90

85

95

365

良好

李海燕

100

100

100

300

优秀

方少兰

100

90

95

285

优秀

刘娟

100

95

90

285

优秀

芮佳佳

100

88

95

90

373

优秀

汤仁清

90

95

85

270

良好

徐声中

100

100

90

290

优秀

徐学飞

75

100

85

260

良好

袁大静

90

80

85

255

良好

张仲梅

100

100

100

300

优秀

 江宁小学 科学学科 教师实验技能考核汇总表

 

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

实验计划网上登记

现场实验考核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效果

张茹婷

五、六

合格

斜坡省力

优秀

优秀

优秀

芮佳佳

一、二

合格

辨别水

优秀

优秀

优秀

李海燕

优秀

热水在冷水中的运动

优秀

优秀

优秀

张仲梅

优秀

使物体在水中起来

优秀

优秀

优秀

方少兰

合格

结晶分离

优秀

良好

良好

汤仁清

良好

液体的沉浮

优秀

优秀

优秀

袁大静

优秀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优秀

良好

良好

徐声中

合格

关节的缓冲

优秀

优秀

优秀

徐学飞

合格

研究小水轮的转动

优秀

良好

良好

刘娟

合格

研究小水轮的转动

优秀

良好

优秀

DB8ECFAEBDDB0592160E1907BD0E25FB

67DE9D076F55F759D886B3D20DBA6A7C

IMG_2464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93846803\FileRecv\MobileFile\IMG20180413083742.jpg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93846803\FileRecv\MobileFile\IMG20180413085138.jpg

校徽小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