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转学生(孙金花)

发表日期:2018/6/21 8:37:2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孙金花 有798位读者读过

      刚开学的第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班级看早读,班级已经有许多学生了,有的在扫地,有的在读书,有的在闲聊,班级里热闹极了。这时,有一位陌生的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进了教室,来到我的面前。母亲说:“老师您好,我们是刚转过来的,这是单子。”“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原来在哪里上学?”我按照惯例了解孩子的情况,母亲支支吾吾地不太愿意说太多,只是重复的说:“这孩子之前在爷爷奶奶那,没人管,希望老师费心点了。”我不禁打量这个孩子,非常结实的外表,眼里却透露出傲慢的神情,问他话总是爱答不理,我一下就明白了,这孩子有“问题”。

送走他的母亲,我让他坐在了一个空位上。其它学生“唰”的一下去看他,我随即就说:“同学们,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掌声欢迎!”掌声立刻响起来。“现在请这位同学来自我介绍一下。”“好!”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到,而迟迟未见他起身,掌声又响起来了,一次,两次……,他仍然目无表情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后来我只能对同学们说:“他叫余坤,他比较害羞,也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尽快融入到班级当中来,好不好?”“好!”大家开心地大声说。

上午一晃就过去了,到了下午第一节课,我班的李子涵急冲冲地跑到我的办公室说:“孙老师,孙老师,不好了,那个余坤和张子兴打起来了。”我赶紧快步走到班级,两人正扭成一团,我赶紧叫了一声:“你们干什么?都给我站起来!”只见两人立即停下了自己的手,怯生生地站了起来。“怎么回事?”我严厉地询问到。他俩不作声,看热闹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老师,是余坤先动手的。”“老师,张子兴走路时,余坤用脚拌了他一下……”“就是他,就是他”……我问他们:“对不对?“是他先把我拌倒的,而且还骂我。”张子兴委屈的说,“我没有,是他先骂我的”余坤开口了,用手指着张子兴,那个眼神充满了愤怒。我听明白了原委,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大家都是一个班级,至于那么仇大苦深的。打架就是不对,严重得去医院,打人的要赔偿,被打的要打针吃药多痛苦,大家都得不偿失,为何非要武力呢?想想自己有没有错?应该怎么做?”我说完让他们冷静几分钟,然后再和我说,他们冷静了一会,张子兴第一个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人,我应该和平处理”,而于坤后知后觉,却不知如何是好,我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错了,他点点头,“那你们互相握手和好吧”,他们握握手就回到了教室里。

之后我把余坤单独留了下来,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他的眼神充满了疑惑,我心平气和地和他说了许多,他也慢慢的说自己的情况来,他说只是想和他们玩,所以采取了这个方式。原来只是用错了方法,我心里忽然开心了许多,这孩子本质不坏,只是缺乏引导。他的父母都在南京打工,而把他一人放在天津的爷爷奶奶家,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老人特别宠她,所以导致学习不理想,行为不理想,他的父母觉得情况不对才想起把他接到身边来管他。我不禁心疼起这个孩子,明显的被老一辈宠坏的迹象,我和他约法三章:一、在校不能用武力,要以理服人,要说出来。二、不管以前是怎样的,到了我班就得守规矩。三、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他点点头。自从这次事件后,他明显有了改变,傲慢的眼神变得有些温柔起来,也开始和别的同学说话了,有时还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令人惊奇的是他和张子兴成了好朋友。

     当然,他隔三差五的都会惹点小事出来,但发现他也在慢慢的融入这个充满包容的班级里,其实就是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倾听,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用自己包容的爱去呵护他们,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