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细节决定一切(缪丹妮)
发表日期:2018/6/26 11:01:3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缪丹妮 有904位读者读过
细节决定一切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缪丹妮
不知不觉一转眼的工夫,我已走入这个岗位两年了。大部分工作内容都能处理的较为得心应手,然而一些教育深处的细节往往会被忽略,因此,当让我选择教育专著进行阅读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教育的细节》,希望通过品读它能够给我些许灵感与点拨。该书的作者朱永通先生曾担任过中学语文老师,后又从事教育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本书是他在教育领域多年观察和思考心得的一个结集。他在教育方面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作为一个父亲从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中,他都能发现生动的细节,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书中关于师生平等内容令我印象颇深。书中提到了师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好,对于学生碰面对你的问好,你能否做到礼貌的回应,或者简单的点头微笑视之?从我的学生时代,和现在偶尔看到学生和老师问好时,我确实发现大部分老师都是以冷漠回应,仿佛没有听见甚至当这个学生根本就不存在,直奔自己的目的地。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恐怕是有些心灰意冷了吧,甚至让他们产生我下次到底还要不要跟老师问好这种疑问。当我们班主任在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问好时,我们老师能否给一定的热情回应?每当我在校园里遇到学生跟我问好时,不论是不是我认识的学生,我都会微笑点头回应他们,因为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没有谁比谁高人一等。
基于师生平等的地位,书中还通过两种名师公开课上的微小细节进行了比较。对于大部分公开课,老师几乎都是要借班上课的,因此,大部分老师对于这些学生会这样称呼“这位男/女同学”。而朱老师发现一位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名师则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姓名,让上课的学生倍感亲热,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原来该老师事先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姓名写好贴在桌角边,方便教师查看。同样的事情我也看到过一次,来自南京市的优秀教师集中到致远外国语小学进行优秀绘本展示课,当大部分老师称呼学生为“this boy/that girl”的时候,有几个能叫出名字的老师让我一度怀疑是本校且教的是本班的学生吗?实则不然,而是这些老师关注到了学生别在衣服上的校牌这一细节,并充分利用了它们的功能。试想当做为一名学生的你被第一次认识的老师准确地叫上来姓名,内心应该是又惊又喜,并由此对该老师产生亲近感,课堂上的专注度也会由此加强。这大概就是细节的力量吧。
生活中,往往被我们忽视的细节能决定许多东西。在教育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学的过程也是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也隐藏着无数的细节等我们去探索发现,往往细节能决定一切。正如本书封面上的一行字说的那样我们要“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