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瓶子观点》有感 (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8/6/26 13:27:04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贾文双 有951位读者读过

读《瓶子观点》有感

刚拿到《叶圣陶教育名篇》这本书时,我以为先生的文章写作时间离我们那么远,其中的理念也一定不再适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了。可是,当我潜心地一篇篇地读下去后,我才发现,那些理念仍然适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平时的教学方法而汗颜,我不就是那个拼命地“装”“瓶子”的人吗?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瓶子”的感受,甚至没有考虑过装进去的东西他们用到了吗?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那次上公开课时的小插曲。那是我在上《谈礼貌》这一课,当让学生表演文中的第一个事例,即岳飞和牛皋不同的问路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时,一个小组内扮演老丈的那位同学自己加戏,在牛皋无礼问路后同样以无礼的方式骂了回去。表演结束后,便有学生提出老丈同样不礼貌的骂人行为也是错误的。这时,那位扮演老丈的同学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之所以这样表演是因为我觉得当别人对你不礼貌时,你也没必要对他礼貌!”而当时的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而其他学生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想来,真是后悔不已,如果当时我能抓住时机,告诉孩子们,我们之所以在做一件事时选择这样做而非那样做,并不是想要得当什么回应或者好处,而是因为我们坚信这样做是对的。这个小插曲让我意识到,身为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想着如何把知识“装进”学生们的脑袋,而是如何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

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