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周芸)
发表日期:2018/6/26 16:12:1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周芸 有808位读者读过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猪大多都被设置成供人们食用的肉猪,而王小波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却给我们展示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
像这样的一只猪,并不安于它作为猪的本分,从而惹来了麻烦,它表现得异常镇定,在枪火声中潇洒地跑了。最终,它因为挣脱了既定的虚伪规则,敢于反抗可预见的命运,而获得了生命力的张扬。无疑,我是羡慕甚至是敬佩这只猪的。它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智慧,敢于挣脱“设置”。作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我们很多时候都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遵循既定的规则,渐渐地,我们可能就被束缚在了各种束缚之中。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生活在很多的规则之下,或是某些人给我们的道路作了安排,而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告诉我们,要潇洒快活地生活,随心过生活,就应要有勇气去挣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想法,按照既定规则去生存的猪,最终只会是一群平常的猪,并不被人们所记住,也没有被记住的价值。
我觉得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要做到独立思考,而这首当其冲的需要则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呢?我觉得可以是从书中来,更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多去读书,从他人的智慧中受到启发,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多去经历,从丰富的生活阅历中提炼智慧。有了智慧之后,要做到独立思考,还必须愿意独立思考。许多人不愿意去思考,一方面是因为生计所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是被迫放弃了思考这项权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功利心牵引,不愿意去思考,这是主动放弃了这项权利。王小波先生显然不愿放弃这项权利,而且把这项权利赋予了文中的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让它免于沦为肉猪的命运。当然,有了智慧、愿意独立思考,还有一个表达方式方法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候我们一本正经的说教,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如何做到善言,做一个善于施教的教师又成了一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内容看似荒谬,但其中蕴藏了作者的智慧,他用这样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去表达。这里的“特立独行”,并不是指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而要想真正地做到特立独行,还得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