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以书为伴,心的征程(杨斌)

发表日期:2018/4/20 16:18:4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杨斌 有737位读者读过

读书二十余载,受到众多老师指点迷津,我便想要将所受益的阅读体验传递给更多的人。走出校园后,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这个堪称太阳底下最神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工作后的第一年,我就被分配教一年级。我的班级里有个伴有暴力倾向的特殊学生,每天课间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老师,小华打我”、“老师,小华吐我口水”……一开始,我还耐心教育他,可他根本无法理解我说的,我一度陷入困境,每天看着其他孩子们委屈的小脸,感到很绝望。

我向曾经的班主任求教,她建议我多阅读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助人自助。听了她的话,我开始翻阅那些我曾经认为是深奥学问的心理学书籍。直到我在奇普·康利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应因我们的困境,而应因为没能从中发展出一些美好的事物,而感到不安。”原来我一直都将事情想得太消极了。我开始扭转自己的心态,不急于解开当下的困境,我走进图书馆,求知若渴地借阅大量心理学专业书籍。我每天准点出现在图书馆,在大堆的书籍里埋头苦读,引起了一位女老师的注意。一天,她在我对面的位置上坐下,看着我手里的《发展心理学》,开口问我:“我看你一直在看心理学的书,是要考心理学专业吗?”听了老师的话,我苦笑道:“我已经毕业了,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来书里找答案呢!”老师听了我的话顿时来了兴趣“遇到什么困难了?方便说来听听吗?”在老师和煦的微笑中,我放下戒备,将班级里的问题说给她听,将心里的抑郁倾泻而出。老师认真地听了,微笑着将手里的《社会性动物》递给我,慢慢开口说道:“既然在一个孩子身上找不到突破口,那你应该扭转的是其他50个孩子的心态。”我接过书,默默的想了很久,也许我真的是力用错了方向。回到学校,运用书里讲解的方法,我在班级里找有典型特征的孩子,请他们做小老师,以自己的行为为表率,从各个方面帮助小华纠正不良行为,孩子们听了都很积极地响应。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华渐渐的被影响,柔化了那些暴力的行为。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帮助小华的行动中来。我发现“投诉”小华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少了,甚至孩子们开始“表扬”小华,“对,应该先问她能不能借你用。很好,你真棒!”“你要借我跳绳啊!真好,谢谢你!”“嗯,不能撕纸丢到地上,我们把它们都打扫好扔进垃圾桶吧!你做的真好!”

我看着孩子们愈发开朗的小脸,看着小华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知道我又一次从书里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开满了灿烂的鲜花,花香漫溢,熏染了这些善良纯真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