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小王子》部分随想 (刘倩)
发表日期:2018/5/20 12:05:04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张纯 有662位读者读过
1、小王子可以说是一本写给大人看的书。读这本书的一些章节,我们可以联系自身反省自己的行为。比如在书的开头部分,主人公画了两幅图,拿给成人看,但成人并没有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反而是打击了他。于是主人公吐槽说:“大人们自己什么也弄不懂,还得老是不断给他们解释,真叫孩子们厌烦。”转头想想,平日里我们给孩子们解释,但是有时他们理解不了,然后我们就会觉得孩子们好笨、好烦啊。这其实是一个互相理解的的问题,理解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孩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作为成人,我们应该支持他们的兴趣。故事里主人公在朦胧中听到画一只羊的呼唤,其实也隐藏了主人公对画画的执念吧。
2、小王子一眼就看出他的第一张画的含义,使他觉得遇到了一个能懂得他的人,于是俯首听命的给他画了一只羊。在画了几个版本后,小王子终于满意了。这里的满足,并不一定指的是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小王子需要的羊是一只躺在箱子里的羊,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和模样,只存在于小王子自己的想象,这种满足是一种心理状态,懂得的人自然会懂。
3、P8主人公要给小王子一根绳子,再给一根木桩,用来把羊拴住,但这个提议使小王子产生了反感,孩子的世界里是自由自在的,随性的玩耍才是符合天性的,他拒绝死气沉沉的循规蹈矩,扼杀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这也体现了作者的教育观和态度。
4、P12孩子的逻辑与成人的思维逻辑是不一样的,成人需要的可能是明确性十足的信息,比如介绍小王子是来自B12行星,而孩子是这样介绍的“他长的十分可爱,想要一只羊……”这样主观臆想,富有童话色彩,不符合成人的实际,却符合孩子的认知,我们也应该遵循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正确对待、处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和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