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发现兴趣三——美诗文诵读”之我见(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8/10/9 18:56:1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贾文双 有1247位读者读过


“发现兴趣三——美诗文诵读”之我见

                                           贾文双

 

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就我所上的快乐星期三——美诗文诵读来和大家谈一点心得体会。其实刚接收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比较忐忑的,我是去年刚入校工作的,带快乐星期三的课也只有两个学期,所以经验也谈不上,只是就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快乐参与,重在体验

所谓“发现兴趣三”,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发现兴趣。也就是说,这个课和平时的常规课是不太一样的,不能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作为一堂课唯一的评价标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孩子是否快乐参与,是否在体验与实践中发现收获。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1、让每一个孩子参与体验。不管他在原来的班级中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基础较弱的,是否有一定的诵读基础,我都会让他们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站起来朗诵、诵读,当然,这也得益于我所带的这个班级只有20个学生,课堂上也就有充足的时间来让他们每个人展示。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我给他们选择了一首现代诗《听听,秋的声音》,为了摸一摸他们朗诵的底子如何,我让他们一个一个站起来读,每人读一小节,当轮到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站起来不开口读,也不说话,就是在那儿站着。我提醒他没关系,只要读出来就可以,读不好也没关系。他从一脸淡漠变得为难起来。这时候,坐在他后面的两个女生说道:“老师,他不会,他在我们班上课也是从来不回答问题的。”听了以后我其实心里面很难受,甚至是有点生气的,因为她们把这个小男孩平时上课不好的表现在其他班的小孩子们面前说了出来,而且如果说刚才小男孩还只是为难的话,那现在听了她们的话以后他更不会开口了。所以我觉得我要做点什么来改变她们的想法,也帮这个小男孩找点勇气。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这门课是‘美诗文诵读’,其实啊,就是选来一些好的诗词文章大家一起读一读,他和你们平时上的语文数学课不一样,不需要你们动脑经去做题。所以啊,我不管你平时上课是什么样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你们都一样,我对你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开口读。”我又把目光移向那个小男孩,“来,试着读一读吧!”这次,他不再拒绝了,虽然读得不够流利,但听得出来他的声音条件还是挺不错的,普通话也标准。之后的每一次朗读,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他都很积极地参加了。和大家分享这个例子,其实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上发现兴趣三这个课,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平时在班级中得不到肯定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能培养他们某方面的爱好,能让他们对某方面产生兴趣当然最好,即使不能,也能让他们找到一个点去放松一下自己,去表现一下。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多提供上台展示机会。20个人被分为了5个组,并且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一首诗的名字或者诗中的一个意象作为组名。基本上每学一首诗,我都会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诵读。主动权完全交给他们,该怎么样去合作完成这首诗,谁读哪一句,齐读还是分开读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产生争论或者分歧时再由组长来协调。这样下来,每节课5个小组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往往会给我带来惊喜,有的组会加入动作,有的甚至会做一些简易的小道具,每个组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组员也都有所展示。在小组展示完后,我会及时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最后再由我来进行总结,效果不错。只可惜在平时小组上台展示的时候我没有多拍一些照片作为资料。

3、激发童趣,给孩子们创作的机会。我记得有一次课学到一首小诗,叫《瞌睡虫》很有意思,孩子们也很感兴趣,于是在诵读完之后我就让孩子们仿照这首小诗进行创作,结果有的还真的创作得挺不错的。所以我觉得发现兴趣三嘛,千万不能上得乏味,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哪怕可能完成不了你的原定计划,也可以腾出时间让孩子们去做他们很感兴趣的事。

二、学有所得

1、依托教材,有的放矢。如果说每一次的课前我都去给他们选择这一课要诵读的篇目,然后再打印出来发到他们手中,这样不仅增加了我的工作量,而且学生们学起来也很不方便,打印出来的诗文篇目很容易就丢了。所以在查阅一些书籍后我选择了《日有所诵》三年级版这本书作为教材,也让他们人手一本。这本书内容丰富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都有所涉及,和我所带的“美诗文诵读”这一门课相契合。有了适合的教材,上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起来也方便多了。

2、及时反馈,有奖有罚。因为三年级所学的一些诗文还是比较短小精悍的,所以每节课都能够完成一首诗的诵读,大致包含这几个环节:学生初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到小组合作完成诵读,而到最后一步上台展示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背诵了,这样每周上一次课,都能积累一首优美的诗文,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收获。在奖励机制方面,每次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后都会打分,每一个月也就是差不多4次课进行一次评比,分数最高的一组每人奖励一支棒棒糖,别看只是一支棒棒糖,对他们的激励作用还是蛮大的。而每个学期最后我都会举行一次个人的诵读比赛,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文来上台诵读,作为一个学期的学习考核。这次的考核得分结合前面小组合作展示的得分,最终评出学校的发现兴趣三优秀学员。

这便是我在这一年的“发现兴趣三——美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