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姚美青 )
发表日期:2018/11/4 21:30:2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雪梅 有2487位读者读过
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反思
这堂课设计之初,觉得是实用性比较强,但发现需求完善表格的过程比较难把控,但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按着这个思路去设计课堂环节,表格是比较繁琐和枯燥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觉得有趣,选择小组合作不是填写表格,而是动手拼一拼,来增加趣味性和实际操作经验。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看表,着重就是表头里,它里面分了三栏,这个内容要重点讲一下。我却没有强调忽略了,没有把重点突出讲,使得重点不重,详略不当。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高潮部分,而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
其实,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而且在互动中还能不断生成智慧、提升人格。这方面在备课时我是经过认真思考了,通过抢答环节来突出需求。
在需求出现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完善表格,然后在学生展现时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完善表格,一步一步达到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制作表格,在表格完成后再次抢答,亲身体会复式统计表的好处优点。
但在习题环节由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不足,教学经验不够,把本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环节给遗忘了,非常遗憾。
还有就是,我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太少了,这节课几乎没有用一句。适当的鼓励、赞扬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的灵活性还不够,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学的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
另外,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上的例题改变成学生比较熟悉,与自己联系比较紧密的江宁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兴趣班.因为是要统计自己班里的人数,学生的兴趣比较高,也能比较主动的去探究新知.我抓住这个学生们极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统计教学,把他们带入了极大的兴奋情境中,学生在轻松的,完全没有老师创意的束缚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来,这样既尊重生活现实,又开发教学资源.正可谓: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都有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常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