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活动中获取情感体验 刘霞

发表日期:2018/11/19 20:42:2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霞 有634位读者读过

有幸在青年教师研修班听到了区优青丁雯老师的德法课,这是一节妙趣横生的德法课堂,老师在课堂上温柔可人,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快乐。对于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而言,她对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活动设计让人赞叹。

丁老师上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这些是大家的》,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爱护学校的公物,一不小心就会上成只有说教的班会课,但丁老师的课程设计独具匠心。

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下面坐着黑压压的不熟悉的老师来听课不免有些紧张放不开,而丁老师利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谜语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几个谜语都是和学生上课要用的五官有关:耳朵、眼睛、嘴巴、小手。对于低年段的小朋友课堂纪律很重要,丁老师不仅告诉他们耳朵要会倾听,眼睛要会尊重,嘴巴要会发言,而且通过小组竞争“大拇指”的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伊始,丁老师化身成了一个俏皮的朋友和大家一起玩玩小游戏,给大家带了神秘的礼物。孩子们立刻兴趣盎生,融入其中。丁老师一一拿出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私人物品,有文具盒,有画笔,有图画书……孩子们看到一个个自己的物品非常开心,最后丁老师从其中掏出一本图书馆的书本带入孩子进入今天的学习,帮助孩子理清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概念,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解决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图片比单调的文字感兴趣,因此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了情境小故事:有个小朋友在图书馆看书,他太喜欢这本书了,于是把这本书带回了家,心想:图书馆的书是大家的,我也有一份,我就带回家。在观看过这个小故事后,丁老师立刻抛给学生一系列问题:这样对吗?如果人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结果?你想对这个小朋友说什么呢?一个个问题层层深入,通过我们身边的小例子知晓将公物占为己有的后果。

在情感体验的环节,丁老师紧紧扣住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体验,先让学生坐在位置上,坐端正,计时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老师对学生的字进行评价,认为他们写得字:工整,漂亮,并且用时少。然后,丁老师让所有的小朋友集体起立,脱离课桌和座椅,将纸垫在左手,在在纸上写名字。结果显而易见:孩子们在脱离课桌椅之后写的字非常不工整,用时也非常少。孩子们在第二次体验后在下面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丁老师趁机发文:对于这两次体验,你有什么感受呢?不少的孩子能够说出桌椅对我们的重要性。老师进行总结,进一步升华提高: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公物,此时如果你没了他们,生活会怎样?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情感。

丁老师的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上课的一幕幕都印在脑海。从中我也收获了不少,对于一个新的班主任,你与其大费口舌的对学生讲大道理,不如让他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感知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