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者 施玉结

发表日期:2018/11/23 17:15:2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施玉结 有750位读者读过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者

今天下午,在学校听了一个关于班主任的讲座——《巧具匠心,创建孩子成长乐园》,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的日常工作是既劳心又劳累的,工作非常辛苦和琐碎,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不懂事,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但正是因为天真活泼,他们才会让你觉得他们很可爱,让你生气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很多欢乐。正如申黎老师在讲座开初问我们的繁体字“爱”怎么写?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应该用心关爱他们,引领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申黎老师的讲座有三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一:班级文化布置。她建议我们班级文化布置定期更换,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欢上学,喜欢自己学习的地方,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乐园。其二:《班级日记》。班级里可以准备一个本子,让学生平时记录一些事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管是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学生都可以写在这个本子上,做到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制止。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我可以借鉴,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管理班级,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作为班主任,我可以通过这个日记本了解班级里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对于好的事情,我可以在班级表扬他们,对于坏的事情,我可以在班级对其教育。其三:关于感恩。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申老师讲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关于班级学生生日的,她告诉学生自己生日,但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自己生日快乐,而是应该感谢妈妈,将自己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个是关于学生早上赖床的。她让学生观察妈妈每天早上是怎么送自己上学的,妈妈让自己躲在她的身后,通过关注妈妈的表情、语言、动作,从细节处体会妈妈的辛苦。尤其是第二件事情,让我想到了我们班一些在日记本写到自己不愿起床甚至会有小情绪的同学,我觉得我也需要让他们去观察妈妈每天是如何送自己上学的,引导学生去感受妈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让他们知道感恩,自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不愿意起床的坏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其进行教育和感化。

  哲学家艾果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爱”学生是基点,应把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原则中,让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