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接受孩子的平凡(凌晨)

发表日期:2018/11/27 13:20:0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军 有712位读者读过

我之前特别喜欢看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叫《最强大脑》,里面有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聪明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其中不乏一些十多岁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他们小小年纪就上了电视,成了大家眼里最聪明的人之一。台下的观众们,看看别人的孩子,再对比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有很多人都在心里想,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厉害?

    我们中国人是最爱跟风的。很多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上了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内心十分焦虑和恐慌,也忙不迭的给自己孩子也报起各种班来。他们当中的人焦虑到,即使你告诉他,我家的孩子什么班都没报,他也觉得你在骗他。很多人都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内心。于是,我们会在公众号里看到类似“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新闻。

是不是真的投入大量的金钱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就能很快变得跟别人一样优秀?我看未必。很多家长其实是自己“混”的一般,所以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自己比不过别人家的父母,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超过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似乎永远都接受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其实很普通。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比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更难。所以家长们在孩子身上抱了很大的希望,试图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来把孩子也培养成“神童”。

    其实我觉得,家长们应该放弃过高的标准,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找一条真正合适他自己的路。“因材施教”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然过高的期望,很可能会把一个“不算平庸”的孩子压制成一个废柴。 

    特别是我自己有了孩子后,类似的体会更加深刻。我以前也是个有点完美主义的性格,但是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女儿幼儿园的拍球比赛,我在家带她练习的时候,刚开始我很不满意,总觉得她没有做到最好。但是看着她尴尬又害怕的表情,我后来又反省自己,真的要如此苛责她?也许她真的运动细胞不发达,但是她小班的时候还拿过故事大王的第一名呢,难道就因为拍球不够好,就否定她的所有才能吗?现在的我甚至觉得,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快乐,我就已经很感恩了。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孩子们不是生产线上的物品,他们以后都会有自己的路可以选择,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是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而不是一味的盯着他们的不足来强迫他们。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成年人不该让他们承担过多的欲望和攀比。接受孩子的平凡和不完美,真的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