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汪秀琴)
发表日期:2018/11/29 16:25:2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军 有772位读者读过
平凡的人,演绎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阅读有感
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一个人,他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工作以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认真的去看一本书了,童年时期对书的爱好似乎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削减,二者似乎被平淡的手机时代洗刷成了反比的关系。自己其实是一个爱书的人,在别人说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认真钻研的时候,其实心底总有个声音在说,我不是不读书,只是找不到值得看的好书。实则自己知道这只是个不阅读的借口,不是因为忙,也不是因为没有好的书,而是自己逐渐养成的不读书的习惯使然。在下定决心要看这本被改编上映成电视剧的书的时候,不由得被厚厚的三本给吓倒了,仿佛被一座大山压在胸口,最终只能以试探的心态借了一本来看,谁知看完第一本以后,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在看《平凡的世界》的过程中,不小心被陈忠实的《白鹿原》给吸引了去,《白鹿原》只有一本,看完之后我惊呼这本书的优秀,并在无形中将之与《平凡的世界》作了比较。后来发现其实自己错了,在没有看完著作的时候,去轻易的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其实是盲目和草率的。每本书都有其自身的美妙之处,《平凡的世界》自然也是如此。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路遥以其数百万字的心血造就了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不朽地位的著作,其书的魅力不亚于当代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更是肯定了它的价值并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路遥在从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生活故事为整部小说的主要线索,通过人物间种种复杂的矛盾与纠葛,刻画出那个时代普通劳苦人民为了生活而劳累奔波的常态,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民在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孙少安是孙家的大儿子,自小便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辍学在家干活以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以及支付他们的学习费用,由于自身的文化程度较高,而且在队里有着不错的口碑,便担任起生产队队长的职务。在书里,无论是少安,少平,还是兰香,似乎与生俱来孙家的独立懂事的气质。孙少安从生产队的队长到后来的砖窑厂厂长,一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艰辛,也许在最后人们记得的只是他的砖窑厂的红火以及双水村最华丽的那口窑洞,但人们不应忘记那挤了一家人的破烂的容不下多人的脚的小破窑。孙少安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是小说着力宣扬的主题,而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孙少安的身上,也表现在他的弟弟少平的身上。孙少平在小说中是个不甘平凡,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的知识分子,虽然说他最终没有上大学,但是他在读书看报的经历中收获了比大学生更丰富的阅历。孙少平骨子里透露着孙家惯有的执着与魄力,在哥哥少安极力劝说他回家一起办砖厂的时候,他依然执拗的守护在桐城的煤场中,在他看来,通过个人努力挣来的钱比他在家里靠哥哥挣来的钱安心得多,他坚持的是他心底的梦想,为了梦想,苦一点累一点都值得。兄弟俩在闯荡自己的人生实现心中理想的过程中,将苦难化为前进的精神动力,无不表现出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中他们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勇气和决心。
也许现实生活中我们已不再为了饥寒而奔波,但是在很多地方,人们却仍要为了生活不断闯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些年代,繁若星辰的西北部人民不远万里地来到北京深圳等繁华地区,他们为求得生存,为求得光耀门楣而遍布每一个城市的角落。这些平凡的人们书写着中国光鲜亮丽的未来,而《平凡的世界》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追求理想生活的有志青年。他们像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一样,自强不息,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有的像孙少平一样依靠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则依靠自己的双手利用新的农业技术在土地上站得更远更高。《平凡的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给人以无限的激情和动力,这不仅仅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在感情的追求上给人以深刻地理解和支持。
首先,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让人惋惜的,明明两个人相爱,却又因为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的阶级观念和贫富差距而导致两个人无法走在一起,这一方面含有对封建社会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也暗含了作者对两人命运的惋惜。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小说的情节呢?从古至今,每一朝每一代几乎都赞扬称颂的是美好的结局,即使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拆散,但两人却依旧双双化了蝴蝶;即使窦娥为了自己及婆婆的清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窦娥的冤屈却又被上苍一次次印证。自古以来,公主就该和王子幸福的生活着,但是细究《平凡的世界》,看似没有美好结局的两个人,最后却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婚姻。少安和对他一见钟情的秀莲开起了砖厂,生了孩子住了新的窑洞,润叶一开始和向前不和,因为向前出了事故去照顾他又拉近了两个人心的距离。在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和润叶彼此之间没有责备,没有怨恨,有的只是理解和体谅,这些感情却又恰恰是《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们所拥有的美好的品质。或许读者会慨叹这一对苦命的鸳鸯,但作者在情节的设置上似乎又给人们多了一些期待,而这种期待,是建立在少平和晓霞的爱情中的。令人扼腕的是,后者本身应该寄托着整部小说最温暖部分给人的感情依靠,却又伴随着晓霞的意外逝去使小说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悲剧色彩中。少安和润叶由于润叶父亲的阻挠无法实现在一起的理想,少平和晓霞本已冲破了这一束缚,却仍然以悲剧收场,难道这就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们必须面对的生离死别吗?这就是为了衬托出全书的“平凡”二字吗?原本对爱情的憧憬在经历《平凡的世界》以后变得只与柴米油盐有关,也许爱情在《平凡的世界》里面本就不该轰轰烈烈,最初的心潮澎湃终将归于静如止水的平淡。
“爱”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永恒的主题,《平凡的世界》里宣扬了恋人之间的爱情,家人之间的亲情,邻里之间的乡情,所有这些感情的基础都是“爱”。田福军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一直为着老百姓能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他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己任,不怕与强硬势力作斗争,这体现出他心系百姓,关心民情的美好品质;田润生为了照顾郝红梅,不惜和父母决裂,原本两个一出场看不出有任何关联的人,却阴差阳错的走在了一起,两个人相扶相依,在那样的年代生发出了对亲情的另一种诠释,即不计较出身,不计较家境,不计较曾经的纠葛,润生的品质也是值得称颂的,他只是默默地为郝红梅付出,继而承担起照顾寡妇娘儿俩的责任;孙玉亭是个热衷于革命的人,为了革命,他甚至不惜批判他的侄儿少安,但亲情总归是这世界上最浓厚的情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尽管他的侄儿在各种问题上和他对立,但是他还是选择了亲人,在发生对少安不利的事情上时,他也是第一时间告诉孙家,人性本善,在名利面前,孙玉亭选择了亲情;在邻里之间,孙家和金家一直和睦,由于金波家比较富裕,金家总是在各种情况下支持孙家,两家人的娃娃都是一同吃一同穿,少安结婚后少平直接住进了金波家,两家人的感情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整部小说中这一维系于金孙两家的情感纽带也是让人觉得十分温暖的。
在中国,有无数个像双水村一样的《平凡的世界》,但是基于那些不甘平凡的人们执著地追求精神,才使咱们所处的世界变成了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给我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爱和理想的权利,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过去或许我们不懂,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我们总能懂得人生中的许多道理。人总是要经历过了那些平凡,经历过了那段苦难伴随的时光,才能有不甘平凡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