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姚美青)
发表日期:2018/12/19 11:53:1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雪梅 有751位读者读过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
一、直观教学,知其然
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
二、猜想验证,知其所以然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本课在设计时,紧紧围绕这样一条思路:一个规律的得出,先要观察,然后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归纳。所以,我首先出示0.3、0.30、0.300,引导学生观察后大胆猜想它们是否相等,然后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0.30,学生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学化过程:从“3角=30分、3分米=30厘米”等数学常识入手到用画方格的方法得出“3个0.1等于30个0.01”;再从“0.4=0.40、0.5=0.50……”从而得出“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自主验证0.3=0.300,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末尾不管添上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形成概念,揭示小数的性质,并比较强调“末尾”与“后面”的区别。
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在发现小数的性质时,老师提出诸多细碎的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被动地回答,被动地接受。发觉自己还是讲得多了一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处理得急了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数学课堂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