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魏婷)
发表日期:2019/1/9 19:26:4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魏婷 有669位读者读过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并能正确判断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难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喜欢的蝴蝶和蜻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从中获得对物体的对称现象的空间概念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从而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二)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此环节是通过对“对称”现象的理解后,通过动手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自主去建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当然这时的表述是不具体的,老师适时点拨,进行示范,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反复让学生折一折,说一说,“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三)剪一剪,运用新知。
“剪一剪” 活动,我是先让学生讨论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这个动手操作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这样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的发展,把对称应用到实际中。展示作品,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感受数学中对称这一应用让生活变得美丽。
(四)拓展延伸,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
针对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和学生讨论得还不够深入,应多多倾听和揣摩学生的真实想法,虽然有时候他们表述的还不够完整;
2、放手给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时间有点短,课堂上应该再多多展示一些学生的漂亮作品;
3、教师说的太多,学生说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