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刘玲)

发表日期:2019/1/12 9:37:4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玲 有1447位读者读过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安排的三篇文章均为英雄人物,《大禹治水》中的禹,《朱德的扁担》中的朱德以及《难忘的泼水节》中的周恩来。课文讲述的是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的事情,表达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根据我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呈现效果,再结合刘霞老师和严小牛老师的评价,下面是我对执教的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精细。

根据我在课堂中的实际上课的内容和两位老师的评价发现,教学目标的确立还不够精细,本节课实际上我只是教学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所以我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定位:学习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前三自然段;学习泼、忘、度三个生字以及了解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尊敬。只有将课堂教学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设计的更加详细,才能做到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结合严老师给提出的一件发现,我的课堂教学的目标的确定是比较单一而简单化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研读课本研读班上的学生,针对每篇课文提出相对应的教学重点。

    二、朗读指导还要提升

我在备课的时候,一直思考的就是朗读。因为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就是以朗读和识字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注意到学生的朗读的训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指导完学生的朗读之后缺少了一定的课堂反馈。刘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说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过于注重细节,缺少整体感;我想这也是我这节课为什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完成实现预设的教学任务的主要原因了。

    三、课堂教学还要精细

在刘老师和严老师评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时候还做的不够精细。例如:为了激励学生,我说:看谁做得最好当学生都在努力表现时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课文中出现早晨的晨读轻声的时候,虽然有点到。但是学生在点之后还是读错,却没有及时再改正;还有就是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应该是体现教学重点内容的,在这节课上,对于板书的设计的确欠考虑,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多考究,黑板上的每个板书应该多加斟酌。

    四、缺少语言运用的训练

   虽然二年级的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是朗读和识字,但是语文课堂交给学生的应该还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只是有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语说话,但是只是局限在了本节课的教学上,结合严老师的建议,其实可以进行扩展,加强这种关联词语的语言运用。

最后,我想针对自己的这节课再结合两位老师给我提出的一些参考意见,我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点自己的思考:朗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到底要不要做到精细?在教学伟大人物的时候,很多专家说不需要去感悟人物的品德,这样就成了思想品德课,但是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会发现,感悟人物的美德也是考察的内容,那到底是教还是不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的想法,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我想通过学校对我这次的视导以及刘霞老师和严小牛老师对我精心的指导,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是需要提升的。我会继续保持身上已经具有的好的专业能力,也要不断地去提升身上不足的专业能力,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