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节约粮食班会课反思(孟宪玮)
发表日期:2019/1/13 13:25:5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军 有4364位读者读过
节约粮食班会课反思
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将粮食视为取之不尽的,很难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浪费粮食的现象无处不在。平时午饭时,孩子们倒饭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
汪玲老师的这节班会课,结合视频,古诗,学生身边浪费粮食现象,做到遵循“回归生活,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认知、活动、辨理、讨论、等教学方法去感受、体会、领悟粮食来的真不容易,去爱惜粮食。通过导入早餐吃什么、结合粮食的知识和古诗明理辨析、联系生活实际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观看因饥饿而死的孩子图片谈感受从而指导行为、实践延伸夸一夸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这五个步骤循序渐进的地实现班会目标。非常值得学习。
更让我明白一堂好的班会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自身的浪费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正视身边的浪费现象,进一步感受身边浪费粮食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教育学生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这样的班会才是实实在在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我们班级的孩子倒饭现象严重,甚至有学生看到不好吃的拿到就转头倒掉,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孩子,看到别人倒本来自己本来想吃的也跟着模仿倒掉饭菜。所以为了制止倒饭行为,让学生了解粮食浪费现象,让粮食来之不易的观念直入学生心中,我也给孩子上了一节节约粮食的班会课。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想如果选取震撼力强的图片,配上音乐、讲述,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我准备大量资料,聚焦浪费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其次,了解粮食是怎样诞生的,观看农民伯伯种水稻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让学生体验插秧苗,让孩子在模拟的劳动情境中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是,用真实的数据,震撼学生心灵;用触目惊心的画面,引发学生内心共鸣要爱惜粮食。后来我们班孩子倒饭的现象好很多,很多孩子吃完都会把空碗亮给我看,并以此觉得自豪骄傲。
这次主题班会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要为孩子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的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以其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