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读《爱的教育》有感(何敏)
发表日期:2019/1/21 9:09:4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雪梅 有855位读者读过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我当了新老师后读的第二本书,这本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口吻,用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语言虽然通俗简短,但每一篇都是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整本书的内容,那当之无疑是“爱”这个字,不论是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字里行间都给人浓浓的暖意。这本书原来的标题是“Cuore”,翻译成中文就是“心”,在作者当时的社会情况之下,作者号召所有青少年都能做一个有“心”的人,然而我认为这本书面向的群体已经不止是青少年,它不仅对青少年,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这本书中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平凡细腻的笔触让一个个角色都鲜活了起来,这里谈谈几个让我印象深的故事。
《灾难》、《义侠的行为》和《烟囱扫除人》这三篇其实讲的都是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小故事,《灾难》中为了救一年级小孩而让自己被车子轧伤的洛佩谛,《义侠的行为》中保护克洛西的卡隆,《烟囱扫除人》中为小孩凑铜币的女学生们,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小孩子之间最美好、最单纯的感情,那便是爱。我想着重谈一下《义侠的行为》这一篇,因为这里面除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涉及到了先生——也就是教师的行为。
在此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班上三四个小孩欺侮一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说他是“残废者”,是“鬼怪”,直到一个勿兰谛的小孩装出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还引得大家发笑,克洛西终于忍不住,将墨水扔了过去,却没想到扔到了先生的身上,先生严厉地问是谁做的,这个时候卡隆站了起来,替克洛西顶罪,其实先生是知道的,他不仅没有怪罪卡隆和克洛西,反而夸奖了他,对于欺侮同学的小孩,先生则是严厉地批评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那一句话,先生突然向着四个犯罪者说:“我饶恕你们。”一般情况下,对于做了错事的孩子们,作为教育者,自然是先批评,后教育,但这里的先生批评了他们之后,很快就原谅了他们,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的这颗心自然就是爱心,不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应该用爱去包容,现在的教师大部分心里明白对待学生不能偏心,但总还是会不由自主对那些优生抱有更多的“宽容”,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用爱去包容,即使是那些顽皮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也是纤细单纯的。
再来看看《卖炭者与绅士》和《争吵》,把这两篇放一起是因为这两篇故事里都涉及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前者的那篇里,卡罗对卖炭者的儿子说“你父亲十个叫花子”,卡罗的父亲立刻让自己的儿子向对方道歉。后者那一篇,安利柯因为可莱谛受了奖品而有些嫉妒,借着可莱谛不小心弄脏了他的纸而和他争吵了起来,他心里虽然明白是自己不对,但还是说不出“对不起”,甚至擎着尺子防止可莱谛过来,可是可莱谛是来找他和好的,安利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原本是想让父亲欢喜,没想到父亲却板起了脸,说;“你不是应该先向他谢罪的吗?这原是你的不是呢!”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卖炭者与绅士》里,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先生对我们说:‘今天的事情,大家不要忘掉。因为这可算这学年中最好的教训了。’”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行为举止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对老师、父母来说,都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的道路,教育孩子时,我们总是直接把最正面、最正确的东西告诉孩子,一味地灌输,但是总是没有考虑到孩子有没有听进去,能不能吸收、消化,有的时候,实例才能最直接地教育、影响到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更加正确地走在人生道路上。
最后,我还想谈谈《弟弟的女先生》这一篇,这里的故事让我感觉很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段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女先生教导一年级的小孩,不仅费力,还要受到家长不平的质问,这件事的结果是怎样的书里没有提到,但家长和教师的相处也是现在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沟通,只有充足的沟通,家长和教师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配合,在对小孩的教育上才能做到更好。
这本书里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虽然都是一个个稀松平常的小事,但依然能让人感觉到温暖,这本书歌颂的就是“爱”,其实说起来,爱是无处不在的,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朋友对朋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爱”这个字,它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细体会。
还有就是教育的问题,如果说有什么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难题,我认为也是“爱”,当然,这个爱不是毫无底线、毫无保留的爱,家长、教师爱学生是当然的,表达爱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但不管怎样都要注意一个度,爱孩子,爱学生,可以,但是要爱得正确,学生的身心才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