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小学语文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刘娟)
发表日期:2018/12/12 15:43:4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娟 有1299位读者读过
“学习单”是教师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巧妙运用“学习单”,能引领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现在我结合这一学期的实践性操作,谈谈学习单在我们教学中的使用之处:
一、 巧妙运用学习单,体现学习自主性
学习单旨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减少教师的教,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减少教师扶持的力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避免学生在匆忙预习时没有针对性,不注意易错点,有时反而出现巩固错题的现象,自学是一堂课的起点,那么我们的学习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自主性。像《姥姥的剪纸》这一课,设计的学习单的字词部分:
【1.文中有一些句子我们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句子你能读得正确、流利吗?
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zé zhái)菜、淘米、喂猪、薅(hāo rù)草……
⑵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nán nàn)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tī tì)。
⑶数(shù shǔ)九隆冬剪,三伏盛(shèng chéng)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当我收回这份学习单时,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情况,这时他们的自主性就凸显出来了。这部分学习单的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又让老师充分了解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更有利于教师调节上课的内容,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他们的自学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把力量用在了刀刃上,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 巧妙运用学习单,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认真完成一份学习单后,他们就会很期待上这节课。因为他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学习。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前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的思维不是很活跃,或者想法很多,却很难组织语言来表达。如今自己想要说的话都已经变成了文字写在学习单上,那么当老师上课时,这部分学生就会显得自信多了,会更积极地举手发言,那么课堂上只有固定几个人发言的场面就会得到改善,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牛郎织女》,学习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抓住故事的主要角色及其关系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方法。《牛郎织女》这则民间故事主要写到了哪些角色?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我来试着概括概括这则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份学习单,学生已经把握住了如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方法,我们班有个陈思远同学,他是今年刚转过来的,上课举手很积极,就是回答的语无伦次,胆子小,发言不自信,像学习单上的这种题目,他提前做好准备,等到上课举手发言,他说心里就踏实多了,发言也不紧张,人也自信了许多。
三、 巧妙运用学习单,体现以学定教
像上午魏陈陈老师刚上的《麋鹿》一课,就很好地运用了预习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让学生找一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说明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时,魏陈陈老师采用的这种表格形式,使讲解的方式显得更加直观、明确,这也是学习单的优势所在,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难点突出,节约了课堂时间。
当然,学习单凸显出来的优势还有很多,在此我还想谈谈几点自己的困惑。
1.设计学习单时,内容不可过多、过难。过多,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过难,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反而成效不大。那么学习单设计的内容除了基本的字词句之外,还应该涉及到哪些内容呢?这些内容的难易程度又如何界定?
2.学习单的下发时间应该提早几天,这样教师才能在正式上这节课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内容,这其实是要花大量时间和功夫的。我们每天的教学任务繁重,有时学习单的使用率也不免流于形式。
3.每个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学习单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学习单设计的前提是不能让它成为学生苦不堪言的负累,一旦成了负担,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将会消失,那么学习单也就真的只是形式化了。如此看来,如何学会设计一份合适的学习单,也是我们教师的必修课之一。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虽然相比以往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最终的教学成绩,依然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不能在整体上完全的达到预期的成效。学习单的设计、使用,应该突出一体化的特点,从设计到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避免在日常的学习中出现较多的不足。日后,要在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当中,加深讨论,多多照顾到学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