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爱的教育》读后感 (谭耀芳)

发表日期:2019/1/22 10:14:13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雪梅 有1467位读者读过

《爱的教育》读后感

                   -----谭耀芳

 

学期伊始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写,以孩子安利柯的视角记录了他在四年级9个月的校内外的相关生活,将身边各种感人故事以日记方式呈现。包括他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劝诫启发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大至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同学间的小我之爱,该小说围绕爱的主题,处处扣人心弦,洋溢着温馨的人性之美。同时告诉人们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用爱打开孩子的心扉。

刚开始读时,感觉有点不习惯,人物较多,但是你再坚持仔细读,你会被感动,字里行间却处处透露着爱,语言朴实。

作为一名老师,我首先关注的是他的先生。那里的先生,个个充满爱心。一开学,他想到了他的三年级先生是爱笑的好先生,红而卷拢的头发,因为这学期已不能见便感觉学校也不如以前有趣了。在他的印象里先生是活泼幽默的。而现在的先生“配巴尼先生”,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先生看到有个面上有红粒的学生,用两手托他的头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第一次先生面对跳上椅子玩洋娃娃的学生是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第一次对他们的发言是:“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意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家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当那个学生来找他时,先生用嘴亲着他的额说:“快回去!好孩子!”在最后口答试验时,在学生被口试时,先生一直注视着他们,答语暧昧的先生面露忧色,答得完全是先生就露出欢喜的样子来,他事实倾着耳,用手和头来表示意思。这样的先生对他们无疑是充满爱的,全身心的投入在孩子身上,教育孩子非常有爱心。

还有二年级的女先生,她坚持家访,无论在几年以前,只要是她教过的学生总还记得姓名,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长先生那里去询问他们的成绩。有时站在学校门口,等学生来了教他拿出作文簿给她看,查他进步的怎样了。这样的教育精神让人为之动容。先生身体越来越不如从前,后来先生病了很久,如果她能暂时休息养病,应该可以多延几个月,可是她总不能抛离学生,而在最后时期知道自己不行了,竟还亲自去见学生,亲去诀别。好好劝诫学生,一一与他们亲吻了哭着回去,是多么的感人至深,看着文字,一幅幅画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呀,她应该要注意身体的。面对这样的老师,他的学生怎么会忘记她呢?她的爱已经得到了升华。

还有聋哑学校的那段也让人印象深刻,当园丁乔赵看到女儿能和自己对话,他欣喜若狂,甚至要跳起来。其实他女儿还是听不到声音,而是先生用嘴和舌的样子一字一字教她,她才会的。她还能写、能算、历史、地理也懂一些,已入本科了。面对一个聋哑人,想想先生要付出多少,才能达到此种程度,想想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健全的孩子教育起来都困难,何况是聋哑人呢,该要多大的耐心,该要付出多少心血,让我不禁发出敬畏之心。想想一个聋哑人,如果没有教育,说难听点他本身对于父母而言也是一种拖累,他自身也是可怜的,但是通过先生们的教育,他不仅能和正常人一样沟通,还能从事相关的职业立足于社会,有尊严的活着,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我为这样的先生点赞。

那里的孩子非常可爱,有个孩子叫克莱蒂活泼又懂事,一边运柴堆在一起,一边在嘴里念叨复习功课。他动作敏捷,做事积极,他还得照顾生病的妈妈,他的生活忙碌又充实,所以安利柯觉得他既用功又能劳动,还能替父母效力,比他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

文中父母的爱也贯穿始终:父亲对安利柯的爱,父亲鼓励的话语让人非常感动:“如果你不到学校去,你每日要怎样的乏味,怎样的疲倦啊!游嬉虽好,但每日游戏也会厌倦的。”现在的世界,无论何人,没有一不学的。劳动的职工们、忙碌一天的士兵们、瞎子和哑巴、监狱的囚犯都得学习。

母亲看到安利柯对自己说了失礼的话时,母亲立即教育他:“我听你那话,好像针刺!我记得在你病的时候,你母亲恐怕你病不会好,终夜坐在你的床前,数你的脉搏,算你的呼吸,担心得至于啜泣。你会对你这样的母亲说出那样不该说的话!真是怪事!那是为要救你一时的痛苦不惜舍去自己一年时间的快乐,为要救你生命不惜舍去自己生命的母亲哩”。

父母对他可谓用心良苦,如果学习这一运动终止,人类就会退回野蛮的状态了。这运动才是世界的进步,才是希望,才是光荣。你的书本是武器,胜利就是人类的文明。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对他的言语,句句触动人心,真的是用心在劝导,教育他,可怜天下父母心。

学校每月还有每月例话,都是关于优秀高尚的少年,有连愿扔掉钱币却爱国的少年爱国者,有六千里寻母马卡尔,有不顾自己下水救人的少年,有面对求生时却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的难船......处处宣扬爱的教育。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虽然我们当今生活条件变好了,但这种处处和谐,充满正义正气感人的画面渐渐变少。现在的新闻充斥都是某某明星走秀,某某的花边新闻。甚至还出现了假奶粉,假疫苗,一系列假的东西。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关心人,了解人,帮忙人的优良风气日渐淡漠.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无论父母,社会,教师是否都应该规劝自己,以身作则,营造这处处充满爱的和谐呢,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厢情愿。让我们用爱去唤醒人类的真实情感,让爱在每个人的心中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