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爱哭的老师和善解人意的孩子(潘雪梅)
发表日期:2019/2/28 15:49:5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潘雪梅 有790位读者读过
新春伊始,回顾过往,历历在目。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没有跟随以前的班级到六年级,而是继续留在了五年级,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见到孩子们之前,我的内心依旧是忐忑不安的,即将面对一个新的班级体,面对一个新的家长群体,要说内心没有丝毫紧张感是不可能的事。事实证明接下来几个月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确实让我焦头烂额,甚至是对自己大失所望,面对家长的质疑、学生的风凉话,我变成了一个爱哭的老师,我变得脆弱,不堪一击。
就在我打算带着消极的态度进行本班级的工作时,孩子们一些不经意间的举动让我幡然醒悟,让我不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找寻到了与孩子相处的乐趣,与孩子们共成长。
一、“老师,你眼瞎吗?
我一直执着“严师出高徒”的信念,我时时刻刻严格地要求学生,每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我必然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批评,以求学生能在我的“循循善诱”中改正错误,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但突发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教学信念,原来,要做一个好老师,要关爱学生,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与往常并没有任何差别的一次语文课上,我面带怒色,准备向没有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的几名同学发飙。当轮到小豪时,我厉声喝道:“小豪,你的订正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订正,重新订正!”我以为小豪会像其他孩子一样默默接受,拿回去重新订正,就在我准备解决下一个同学的问题的时候,一句话飘入了我的耳中:“老师,你眼瞎吗?我明明订正了!”我一脸不可置信地抬起头看着小豪,顿时觉得他挑战了我的威严。
此时我的怒火油然而生,继而变得委屈,自己硬是给自己强加了一场内心戏:为什么我这么负责,这么想要他们进步,他们还不领情?……接着就流下了委屈的泪水。下课后,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打开一看,是小豪写的。他在心中说道:“老师,你平时在批评我们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也会说‘你们眼瞎吗’这样的话,我当时只是想跟你开个玩笑,并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老师,对不起。”
看完这仅仅只有几句话的小纸条,我自惭形秽,我开始质疑我自己的教学理念,是不是我平时当一名高高在上的严者已经习惯,不容任何挑战。此时才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老师们的话:“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们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是啊,我们教师不要觉得自己站的高度就一定比学生高,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
二、“老师,你没事吧?”
小浩同学,父亲去世,妈妈离家多年,从小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虽已头发花白,但依旧要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小浩,学习上更是帮不上什么忙。课堂上的小浩经常发呆或者自娱自乐,经常走神。长期久往,小浩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了他经常发脾气、打架这种唯我独尊的性格,因此同学们老是在背地里嘲笑他,许多任课老师也不喜欢他。
在没有知晓他的家庭情况之前的一天放学,我厉声对小浩说道:“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又没有完成?留下来补作业!”原本已经收拾好书包的小浩并没有提出异议,乖巧地拿出作业来写。不久,我接到了他奶奶质问的电话:“喂!你为什么要留我家孙子?他回家的安全问题你来负责吗?我们没有空来接他!你自己看着办!”留给我的仅仅只有一串滴滴滴的声音。一连串的质问让我措手不及,反应过来后觉得很是委屈,泪水不受控制地留了下来。
突然,拿着面纸的一双小手伸到了我的面前,“老师,你没事吧?”我惊讶到了,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又继续解释道:“老师,是我没有完成作业在先,我就应该留下来完成作业再回家。”听完这句话,顿时我觉得委屈消失殆尽,突然想起一句话:爱自己的子女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认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神圣的。爱是教育的前提,说干就干,当天,我把小浩送回家,跟他奶奶解释了留他的原因,并且表达出没有放弃他的想法。
奶奶听说原因后,面露愧色,跟我道了歉。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他,特地挑一些简单的对他来说有把握的问题让他回答,然后及时表扬。经过几次后,我经常能在课堂上看到他高举的小手。课间的他也不再孤僻,而是主动与同学交流、玩耍。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找回自信、找回快乐。
三、“老师,你何时回?”
接手这个班级后,除了完成每天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得面对家长们时不时的告状和质问。每次面对家长们不问青红皂白的质问,虽然我内心委屈,但总是能很快转换立场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尽量理解家长,因为只有这样,对工作才有帮助,对家长也有好处,对自己更有益处。但是,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一天深夜,我已熟睡,突然被急促的不间断的手机铃声吵醒,我拿起一看,陌生号码,心想:这莫不是家长的来电吧?强忍睡觉被打扰的怒火,我还是轻声礼貌问候,没料到电话那头一个男家长报了身份之后立马对我开始质问和指责,还下了命令,最后“啪”的一下挂了电话。第二天,我把整件事又想了一遍,还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想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我受了极大的委屈。
随后转念又想:这位家长估计没有全面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只是看自己女儿受委屈就大发雷霆。因此,我又打了电话给他,跟他说明了情况,再次交谈,大家都心平气和。家长也坦言那天他语气不好,也误会了我,认可了我对此次时间的解决办法。
后来因病请了两个星期的假,一天手机QQ收到了这位家长的消息:老师,您什么时候来学校?我女儿说他们喜欢你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式,他们都很想您。老师,祝您早日康复。看完这条消息,我所有的委屈全都消失了。这一次,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经过与孩子们几个月的相处后,我开始变得坚强,而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善解人意。而我也在这几个月中快速成长:我明白教师必须慎视自己的言行,懂得呵护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