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爱的教育》读后感 蔡燕萍
发表日期:2019/2/28 9:39:40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蔡燕萍 有1970位读者读过
《爱的教育》读后感
蔡燕萍
读了这本书之前,一直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到底什么是爱的教育?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的问题。爱的教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将爱传达给孩子并教会他们去爱却是不容易的。
当我们提到爱的教育时,想到的似乎都是家长或者老师给孩子的教育,但是在我看来,如果家长和老师自己都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那么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通过这本书不难发现主人公安利柯的父母都有着高尚的品格,能够处处替他人着想,身体力行地用心教会孩子感恩,给予了他最好的家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片段:在给贫困的克洛西家送衣服时,安利柯发现被施舍人家的孩子是他同学想要打招呼时被他的妈妈制止了并嘱咐安利柯不要让克洛西知道他们在施舍,怕他难为情;当他们去看望佝偻病的孩子时,妈妈也不让安利柯进去,怕让孩子们看到四肢健全的安利柯时心里带来更大的痛苦;当孩子享受下雪带来的乐趣时,父亲提醒他要时刻铭记还没有取暖设备的人;父亲还教导他“贵贱之分在于劳动而不在于金钱,在于价值而不在于级别”这一高尚的品质在沙发被做客的朋友弄脏的小事件中体现的非常到位。父亲对安利柯说:“安利柯,我的儿子,你知道当时为什么我不让你擦掉沙发上的灰垢吗?因为当着他们的面这样做就意味着责备他弄脏了沙发。这样做很不好。首先,他不是故意那样做的,其次,是他父亲的衣服弄脏的,而他父亲的衣服是在劳动中沾上泥垢的。凡是劳动中沾上的任何东西,比如尘土呀,石灰呀,油漆呀等等都不是肮脏的。”瞧!安利柯的父亲多会教啊!“一个工人劳动回来时,你绝不能说:“真脏!”你应该说:“他衣服上的痕迹是劳动的标记。”你要牢记我的话,要爱小泥瓦匠,因为他首先是你的同学,其次是工人的儿子。”瞧!安利柯的父亲多会教啊!我不禁想再感叹一次。
从书中能看出安利柯父母对他非常有耐心,也很细心和温和,这无疑也是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如果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都爱不了,又怎能爱国家呢?”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爱,也拥有着传播爱的能力,就如故事的主人公们一样,虽然都是学生,老师以及父母这些普通又平凡的角色,却能因着高贵的品格做好小事让周围的人都活在爱和关怀里,这正是我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