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需要爱来守护的教育 刘霞
发表日期:2019/2/25 9:29:2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霞 有780位读者读过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所处的崇高地位,它既是我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我们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家庭的爱,学校的爱,社会的爱……让我们知晓了爱的教育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爱,当然一个个事件也成了爱的教育契机。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深有感触,读完之后就眼眶湿润了,在探望“病中的先生”这一章节中,主人公安利柯前去探望病重的先生,先生由于太过于劳累躺在病床上,看到自己的学生过来很是开心,并不断关切学校的情况。先生还将自己学生的照片挂在房间的墙上,并开玩笑的的说:“个个都是好孩子,这就是我的纪念馆,我预备将来死的时候,看着这许多相片断气。我的一生是这班勇健淘气的孩子中挺过来的。如果你毕业了,也请送我一张相片!”在先生的生命中,他的生命是为教育事业准备着,他的爱全部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作为一个普通教育岗位上的一线老师,我们总是怀着一颗赤忱的心来,满怀期待,将我们所有的爱都给予了我们的学生,却不曾奢求什么。我们不曾用伟大来形容自己,但我们为学生贡献的一切是其他岗位不曾有的喜悦。我的家人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你当了老师之后,回家的话就变少了呢?这样的现象不光在我一个人身上有,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现象。在学校我们面对着50张
求知若渴的面孔,在课堂上我们的大脑必须一致处于高度运转,才能保证我能将我懂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课后他们有一堆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忙解决,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大家常常拖着沉重的身体和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庭中,不愿说一句话。纵使他们有时候很调皮,总是给我带来很多的麻烦,纵使家长常常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让我很委屈……但是我们教师总是抱着一种心态:学生家长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我们深知我们这不是简单的一份工作,我们肩上担负的是一个少年的未来,一个家庭的未来,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不愿看到一个少年人生的失败,一个家庭的惨淡的未来,国家的衰败,于是我们倾尽我们所有的爱给我们的学生,在将来我们老了以后,退休之后,回忆我的教育事业时,我能摸着自己的心脏,面朝太阳和大海,喊出:我无愧我的职业。
学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家庭的教育也是不能忽略的。我们在学校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教,费尽心血把孩子往正确的路上指引,但是孩子回到家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很庆幸,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安利柯有一位有爱的父亲,这个爱不光局限于自己孩子,爱是博爱,是爱自己,爱别人,爱这个社会。在给孩子的一封信中,他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要有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于衰老、不幸、残废、劳动等要有基本的敬意,要满怀慈善,见人问路要亲切而仔细……父亲告诉主人公的每一件细微的小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有礼节、有善心、有责任、对人要尊敬……有这样的父亲真的很幸运。我走上教育岗位后,我才深知父母的不易,每天早上6点起床准时上班,追忆往事,我小时候7点早读,我的父母得要早早地起床做早饭,迎着寒风,披着月光送我上学是多么不易。坚持一两天深知不易,我的父母却坚持了12年,没有一天是偷懒的,晚上还要监督我写作业。是责任和他们对子女的爱促使他们一天天的坚持下来。在我人生的20多年的生涯中,父亲教我如何保持善心,面对困难,母亲教育我要时刻保持阳光开朗的心情。现在我面临的学生家长,他们拥有高学历,高智商,比我富有,但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非常的堪忧。有些家长在学校接孩子的时候随地乱扔垃圾,大声讲话,从种种案例上看,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基本素质较差。相反,有些孩子的家长以自己为孩子的表率,带着孩子去做公益捐赠,随手捡垃圾,公共场合小声的讲话,见到老师主动的打招呼,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在一旁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而不是大声的呵斥和责怪,这样的孩子更懂得感恩,更有责任心。父母的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是爱的方式却存在对错,溺爱反而造就了孽儿。班级有一个小朋友,在在母亲在我面前哭诉他在家中的种种罪行的时候,他竟然用文具盒狠狠地砸在他母亲的身上,我当时非常惊讶,但是他母亲反而不觉得这是个不对的事情,一味纵容他。父母不恰当的爱使教育发生了畸形。父母在教育中应该合理地运用方法,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集思广益,让爱的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
教育使于来,归于爱,《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读完后意犹未尽,对文中的父亲颇为敬佩,我将这本书推荐给了我们班的家长,我希望他们都能关注孩子的成长,做一个不仅有爱更有智慧的家长。当然我们老师更应该满怀爱,用爱去暖化学生。希望在他们毕业后仍记得还有这么一位老师曾经爱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