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请收回你的“魔爪”(贾文双)
发表日期:2019/3/25 10:36:12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贾文双 有703位读者读过
请收回你的“魔爪”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一节美术课结束了,办公室在班级旁边就是好,随时都能听着班里发生的一切。正当我为他们在美术课都能表现得如此“安静”而沾沾自喜时,班长小然满脸愁容地来到了我办公室。
“贾老师,刚才美术课一下课,小冉就踢了小浩一下,小浩又把阿祥的桌子推倒了,他们就在教室追逐打闹起来。”小然气愤中又有些无奈,他接着说,“我申请取消全班同学的下课时间,除了上厕所,都坐在各自座位上不许离开。”不得不说,身为班长的小然还真是尽心尽责,对大家够“狠”。他之所以想到了这个办法,是因为上学期我就在他们身上用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难道这学期他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了吗?难道我又要“故技重施”?
“好,我会考虑的,你先回去吧。”我没有立刻同意,是因为我还留着点“恻隐之心”——会不会对孩子们太严苛了?若是以前,我一定会在班长汇报后第一时间冲进教室,把那几个“肇事者”大骂一顿,并宣布惩罚结果,“杀鸡儆猴”,甚至像班长说的那样,实施“连坐”法,好让他们长长记性。可我之所以起了“恻隐之心”,不得不承认,是最近看的一本书带给我的影响。
这本书就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书的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精神分析揭示出儿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权威对儿童自发性活动的压抑,……”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无法忘却。我不正在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孩子自发性的活动吗?可如果不这样做,那所谓的纪律,所谓的班规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当我回家后把这件事当发牢骚地讲给我老公听时,他不但没有对我表示半点同情,反而带点不解地质问我:“下课打打闹闹、跑跑跳跳不是很正常嘛?你就因为这个而剥夺他们下课的权利?你是魔鬼吧?”“你说我是魔鬼,那是因为你没见识过这群熊孩子,你教一个试试!保证一分钟都受不了!”我嘴上虽然这样回击着,但其实心里的立场早就不那么坚定了。
是啊,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孩子是独立而特殊的存在,他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有权享有促进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智能的权利。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引导孩子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对孩子好”去打扰其破茧而出的过程。当我为了班级纪律而剥夺孩子们下课权利的时候,是不是也摧毁了他们本应拥有的成长环境呢?
书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成人必须确信,在儿童的发展方面他们只能起一个次要的作用。他们必有努力理解儿童,这样他们才能适当的帮助他们。这应该是儿童母亲的目的和愿望,也应该是那些所有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愿望。自然儿童远比成人弱小。如果儿童要发展他的个性,成人必须控制自己,领会儿童的表示,而且成人必须把这当作特殊的事,使自己能理解和追随儿童。”
想想我们也都曾是孩子,那时候不也向往着自由快乐的下课时间吗?如今的我,正做着自己小时候最痛恨的事呢。是时候对自己说一声了
——请收回你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