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读后感(刘玲)

发表日期:2019/3/29 14:30:01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玲 有735位读者读过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读书感受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训练你成为一个能够管理好班级的好老师的教科书。书中,作者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告诉我们老师许多在知识理论的培训中心没有学到的知识,也告诉了我们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中遇到难题时解决的办法。书中有如何处理不尊重老师,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如何上好公开课?如何处理与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的关系?如何应付家长的暴力行为?等等。

尤其是对我们刚走上教师在这条职业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认真研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许多案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都遇见过相类似的。我在反思自己的处理方法的同时,根据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建议进行反思,假如下次我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是不是就能够轻松处理。

书中这样的一个问题让我和它产生了共鸣:管好一个班要多长的时间?作者说:良好的行为表现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这就让我想到的我现在教学的二年级。作者说要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充分利用家长会和成绩单,可以帮助我们缩短管理的过程。是的,一个班级50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想了解他们并且管理好他们真的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最了解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父母了。

当然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和家长交流时,会发生意见的分歧甚至发生争执。其实,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不管是成绩优秀与否,他们在自己的父母眼里都是自己的宝贝。反过来想,假如你的孩子被老师说的一无是处你是怎样的感想呢?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联系家长来交流孩子的问题就是想要孩子得到进步,那为什么你不让家长知道你的初心呢?我觉得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你不应该是一味地数落孩子的错误,而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退步。这样家长会感觉到你和他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其实,我在日常的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很注意这一点,这可能也是自从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的改变。我们班上有这样的孩子,上课了时候两只小手不停地做小动作,就算站在老师的身边手都要抓一抓自己的裤子捏一捏才行。在我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我并没有只是孩子的缺点,而是让家长知道老师找你交流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让他变得更加的优秀,这样家长就会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和家长反映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总会向老师寻求一些帮助。作为老师其实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的

有的家长会这样说:我家这个孩子,我们在家说话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但是老师你说的话,有时候很管用!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你对他不起作用的孩子,他就是喜欢走不同的路。

我们班的一名男生,在卫生问题上着实让我头疼,毫不夸张的说5分钟前刚打扫的卫生,5分钟之后地面上还是会出现很多的纸张。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是软硬兼施,均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将他座位周围的环境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他的妈妈,并告诉她情况。孩子的妈妈反映,孩子在家都知道垃圾要放进垃圾桶,不会随手乱扔垃圾。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他的卫生情况的确跟之前相比要好了很多。我很诧异这种行为的改变,就打电话和他的妈妈求教,他妈妈告诉我和他做了一些约定。

其实这个孩子相对班级其他的孩子来说是有点特殊的,像这样的学生有时候老师在沟通时、交流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自己的父母却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有时候教师绞尽脑汁想办法效果不佳,家长的几句话却效果甚好。所以,学校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去寻求家长的家庭教育的配合。

就这样一旦孩子的卫生习惯出现了放松的现象,我就立马提醒孩子的妈妈要进行再教育了。当然,我并没有就这样让事情结束,我发现孩子的尾声得到改变之后立马在学生的家群里及时表扬:某某同学,因卫生保持的好,口头表扬一次,奖励铅笔一支!同学们和家长们发现原来只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也可以获得表扬和奖励,就这样班上的学生就不自觉的养成了保护自己周围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以上就是我读《当老师是个技术活》以及结合了我自己的一些教学和班级管理上的经验的得到的一些收获。我想对待我们的学生,我们需要不断地求取新的方式方法才能管理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