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伴着儿童我们成长(周玮)

发表日期:2019/4/3 9:25:08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军 有635位读者读过

                      伴着儿童我们成长              

                          ——《当老师是个技术活》读后感

   最近阅览了一本号称“学生课堂行为管理指南”的神书——《当老师是个技术活》,原本以为枯燥教条,简单地翻了几页竟被作者丰富的经验、有效的策略所吸引,不禁往下拜读了两章,意外收获   了不少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金点子”。

   做一年级班主任半年来,时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五十个天真的孩子就像一群小猴子蹦蹦跳跳我这个“唐僧”没有天赐的紧箍咒,常常被各种突出其来的状况弄得心力交瘁。“天下太平”的局面难得一遇“鸡飞狗跳”的场景倒是三天两头地上演这本书令我读到了属于我们老师集体的困惑和忧伤也取得了治疗老师焦虑症的几副药方,书中那句“小溪从高山流下,不断侵蚀山体,渐渐形成沟壑和谷,小溪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坚持与耐心”正是教师生涯的诗意表达,刚拿到书时,我也想问问汤姆老师:我该怎么应对班级里的“小淘气”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慈爱而聪明的老师?现在,我多少得到了一些答案。  

1别忽略爱抚的力量,同时不断强化规则意识

低年级的孩子是可爱的,可爱过分就容易释放天性,好动、自

控力不足会引起课上小动作频发,刚开始他会本能地畏惧大人的权威,一旦适应了你的管束方式和手段,他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变本加厉地反弹,这时候你打也不是、骂也没用。怎么办?换个方式,不要那么严肃嘛,拉起他的小手轻轻拍一拍,摸摸他的小脑袋,让他感受到:老师是想帮助他而不是命令他,孩子的内心是很柔软的,你掌心的温度能抚顺他对抗的刺。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扮演“绵羊”,时机合适仍然要鼓励他按照规则管理自己的学校生活,当他有所长进时也绝不吝啬表扬。

2、发挥班级制度的约束力,同时创造与孩子亲近的机会

对初入小学的孩子要制定简单易行的班规,用生动的例子告诉他们老师这样规定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到赏罚分明,利用印章、贴纸等工具建立奖励机制,按时兑现奖品。奖惩也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我们班每周五有一次不固定的轮值班干,积星多的孩子就有管理班级的机会。种子发芽的季节到了,教室外的花圃滋养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正好班级的绿化稍显单薄,后期我打算减少购买花哨的小奖品,对于积星达到相应数量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机会做班级小小园艺师,帮我打理花草。植物是耐人寻味的教材,利用自然的场景创造师生亲近的机会,相信孩子们会很珍惜课下与老师相处的时光。

3、坚持研究儿童,同时信任我们的场外支援。

周末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跟蚂蚁“玩耍”的孩子,原本以为他要做“屠杀者”,结果观察了半天,小男孩对手上的小蚂蚁不仅低声嘱咐,还温柔地将它引回了巢穴。每个孩子都保留着赤子之心,保存的时长依赖我们的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为老师,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的纯真,赞颂他们的热情。对于班级里的“小捣蛋”要深入分析其行为习惯的成因,了解儿童心理和成长规律,不能一出现问题就全面否定一个孩子,认为他的举动就是跟老师作对,是要故意引起负面关注。当你无从下手的时候,联系你的场外救援——家长,也许他们观察地比较精细,能为你提供新的启发。现代教育环境下,社会尤其是家长对老师的评价毁誉参半,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有时剑拔弩张,但我们毕竟目标一致,只要敢于信任家长、及时反馈,双方都能收获满满的诚意。

   当老师,我们不缺责任心,缺的是思考和行动路径,我们每个人都想做孩子们灵魂上的导游,带他们前往自己的桃花源,中途遇到礁石险滩,千万别害怕想办法。老师既是孩子们的引路人,也是孩子们的同行者。当个现代老师不仅耗体力,也比从前更费脑力,我们不断丰富理论、提升经验,克服职业道路上的一道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