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杨悦)
发表日期:2019/4/3 11:32:17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杨悦 有645位读者读过
读后感
起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便有了些感触,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的,我们都有童年,而对我们的童年,长大以后的我们对它还依然熟悉吗,而当身边的小孩子对我们说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时候,身为“大人”的我们却无法理解。正如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犯下的错,只是教条式的纠正他们的错误,甚至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们按照大人自己的认为对的方式改正错误,而事实是孩子们虽然不敢再做这样错误的事,但却并不知道为什么做错了,甚至一些比较叛逆孩子会将犯下这样的错误当做报复父母的方式,其实是很可悲的。
本书说的便是: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作者。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它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变,并将伴随其终生。
所以我很赞同书中蒙台梭利的观点,即是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学生,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在今后的教学及生活中,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的教条式灌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对所学知识感到疑惑时,不能一味的照着对与错去解答,答案并不是只有1和0,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一个舞台去发挥,例如在课堂上提问题时,学生也许会回答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的答案,身为教师不能立马否决他的错误,甚至只告诉他你错了,却不真正的告诉他为什么错了,可以告诉他一些反例,让他自己用自己的错误的答案带入语境去和他人交流,引据一个小故事,形象化的告诉学生自己的答案错误在哪里,我想,这样的方式就像是童年时期的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纠正我们小伙伴的错误,这样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本书作者所表达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