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五指长短各有所能 刘霞

发表日期:2019/3/28 7:18:59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刘霞 有622位读者读过

不知道我们的同行们有没有常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在我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常常有家长满目双泪,面露难色地对我说:“老师,在家我真的管了,各种方法我也用过了,但是我们家孩子就是成绩不好,我觉得他是不是智商存在问题,说起来玩,他比谁都聪明。”作为一个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了8年的母亲,在孩子上学前是母慈子孝,孩子上学后就变成了每天母狠子惧了。就这个问题也曾经让我很苦恼,都是一样的学习,我都是一样的教,孩子也是一样的回家学,他的父母可能花费的精力比别人还多,那他怎么就不如别人了呢。直到我在教育网上看到一个专家的话:有些孩子适合学习,有些孩子不适合学习,差异是允许存在的,不需要苛求每个人都很优秀。每个小朋友的发展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他们本身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方面也存在差异。比如说:有些小朋友擅长于语言表达,有些擅长于动手,有的擅长画画,有的擅长音乐……而这些的个体的能力的差异和儿童父母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先从孩子的父母的家庭背景和环境说起,如若一个孩子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几乎都是文盲,他们的职业都属于库里劳动,那么每天他们都缺乏方法很好的照料自己的子女,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兴趣发展更是有心无力了。办公室一位前辈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位老前辈也是在教育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前辈了,对于解决学生的问题有很多的经验。有一天他把一个学生拉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的一顿,原因是孩子的作业已经很多天没做了,打家长的电话也属于无法接通的状态,孩子的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出于对孩子的一份责任心,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决定采用电话不停打电话联系他的父母,终于他的爸爸同意在百忙之中来学校一次。当他的父亲百忙之中风尘仆仆的赶到学校的时候,我们正准备对孩子的父亲进行一次劝说,谁知道孩子的父亲先发制人:“老师呀!我们从外地跑到南京来工作是为了什么呀?为了生活,我和他妈妈也没什么文化,只能天天干苦力,赚点钱又得养孩子又得养老人,天天累死累活,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管孩子的学习。有时候行情不好的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现在我们只要把温饱解决就好了……”父亲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让我们在座的老师都默默擦眼泪呀。很明显这样的小孩子我们花费在多的心血都是徒劳的,没有一定稳定的环境促进孩子的成长。每天孩子在学校。老师在学校天天念叨让孩子学习,可是回家之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巩固,一切又是徒劳的。

但是这样的孩子虽然在文化学习上可能没有成就,但是在长大后也不一定无所作为,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因为我们坚信上帝关上了一扇门肯定打开了一扇窗。班级有一个小朋友,她是非常活跃的,我常常因为她太调皮经常和她的家长进行沟通,从交流中,我知晓了,孩子由于父母都是开店的,对于与别人的交流沟通得心应手,这个原因使得她每天都能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她专注力较差,成绩不理想。这都没关系,她在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中却总能展露头角,成为佼佼者。舞蹈、唱歌、演讲她都在行,让我常常引以为豪。

蒙台梭利说过:幼儿都缺乏生活的经验,但他们同时又拥有最丰富的潜力。幼儿虽小,需要我们去引导,但是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迁就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强人所能不一定得到满意的结果。孩子的教育更需要从幼儿抓起,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比天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