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发展 >>阅览文章
《棉花姑娘》听课反思 (芮佳佳)
发表日期:2019/4/29 17:06:46 出处: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作者:王军 有1554位读者读过
《棉花姑娘》听课反思
江宁中心小学 芮佳佳
今天,听完孟老师的《棉花姑娘》让我特别享受。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
孟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导入部分很精彩。
先以棉花的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以这种方式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对棉花形象感知,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板书完课题让学生亲切地叫“棉花姑娘”的名字,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棉花”“姑娘”中后一个音应该是轻声,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字宝宝偏旁一样等等。教师这样精心的设计,使学生仿佛见到了一个个身穿白色衣群,楚楚动人的棉花姑娘,将学生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这个童话故事中。
一、 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中,孟老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自述”引入课文第1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他们有没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 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孟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归类识字,根据字的部首识字生字“吐”,老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做吐的动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瓢”字时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看图了解“瓢”就是一个葫芦对切开,并观察舀水的“瓢”和瓢虫的共同点,让学生明白原来汉字背后有这么多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孟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饶有情趣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愿意去学,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棉花姑娘见到青蛙后为什么会高兴呢?很多学生都不理解。应让学生好好讨论交流,达到体会棉花姑娘的内心世界的目的。总的来说,孟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坛上不墨守成规,而是独特钻研,另辟蹊径,富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透现出永恒的生命活力。